查爾斯·蘭姆說“我常常在五光十色的大街中看這么多生活,高興得流淚”,木心先生說“誠覺世事皆可原諒”,總覺得眾生生而迥異,眾人又生而相同,帶著各異的皮囊,殊途同歸。
窗外下雨呢,瓢潑一般,劈頭蓋臉,直澆人的心口,豆大的雨點一顆顆砸在腦袋上,身上,遍及全身。
我是懼怕下雨的,兜頭而下的瞬間會讓我記起無數個高四的雨天,潮濕的天氣,潮濕的心情,還有手下潮濕的一份份試卷,無數個深夜不能寐,無數個雨天心彷徨。那個時候還小,稚嫩的心只想著眼前唯一要做的,就是能夠做好高考考場上的那四份試卷。我花了大半個青春的時間,去完成國家應試教育給我的四份試題,然后企圖用這四份試題去捆綁我的明天,現在想來,那也不過是一個支點,把我撬進更大的世界里。
試題來為我的學業買單,那么誰來為我的青春買單呢?沒有人,沒有人能為我的青春買單。一場考試,六張試題,散了十幾年的青春。總覺得自己已不再青春,可正是因為意識不到,所以才正青春吧。
年近四十的張泉靈仍舊覺得人生有無限的可能并不斷的去嘗試,那我們又有什么理由放下真正的自己呢?
總覺得眾生迥異啊,又覺得生而相同,大家帶著各自的皮囊,殊途同歸。瀟灑也罷,固于此也好,人貴在活出自我。
每天走在路上觀察形形色色的人。學校門口開紅色蹦蹦的老大爺操著一口臨沂話問東問西,車上放了好多瓶子還有一瓶沒有喝完的水,輔導班里的姐姐剛剛回來,臉上全是水珠,像是熱的又想是被大雨淋在路上,講課很嚴厲的哥哥現在正在陪孩子們看電視,我朋友現在在我旁邊呼呼大睡。我不知道開紅色蹦蹦的大爺一直過著什么樣的生活,不知道車上的那瓶水是什么時候剩下的,不知道輔導班的姐姐過著什么樣的生活,在大雨中出門的她是為了什么,不知道講課得哥哥的中午飯有沒有變成晚飯,累的嘴角泛白還要繼續管理。你看,這人間多奇妙。
有魔法沒魔法的眾生都在繼續生活,在看不見的地方,人們很可能過著我們無法想象的生活。
無論是喜歡、欽佩還是抵觸、厭惡,我們所知道的關于大多數人的事情,都是一小部分。
即使是我們喜歡的、贊美的人也一樣。前一段時間,范雨素寫的文章突然被廣為傳播,但人們在贊揚的時候,并不了解背后的那個她,以及在她文章突然走紅之前的漫長的、被拒絕和不被認可的寫作生涯。
這個世界更全面、更真實的樣子,人們的大部分努力,都發生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
這個世界為什么這樣,一個人為什么可愛為什么討厭,原因也都發生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
我們正在失去對他人更全面的好奇心;我們也正在失去全面了解一個人的機會:我們因為“熱點”、甚至因為朋友圈的標題來了解世界,在這個基礎上參與討論,可沒有人能活成朋友圈里的樣子。朋友圈里永遠是精修過的圖與妙語連珠的文,可是如果天氣炎熱一樣要在宿舍汗噠噠不顧形象的吃著西瓜,如果有這樣的陰雨天,一樣會思索能在大雨瓢潑中做些什么。
你看這五光十色的人生啊,沒有誰在雨里呀,又沒有誰不在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