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需要規則,需要人們遵守規則;現代社會需要更多的規則,需要人們遵守更多的規則。這是社會運轉的保障,也是人們自由的保障,所謂“遵守規則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老子曰其“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即是最高的圣人之境。
? ?規則又區分基本規則和非基本規則。社會是由規則架構起來的上層建筑,機構很復雜,但關鍵的最基本的規則不會多,就是那地基、承重墻和承重梁。又好比,數學有很多公式很多定理,這些公式和定理都是由公理開始推導的。公理是無需證明的,是無條件被認同的,同樣,關鍵的最基本的規則也必須要嚴格被遵守,只有這樣,公式和定理才能被推導出來,更復雜的題目和問題才能靠邏輯推理一一解決,社會才能發展得更遠,上層建筑才能越建越高。所以,基本規則的重要性要突出出來,違反了,必須要收到最嚴厲的懲罰。
? ?關于基本規則的內容,我想到和總結的,有兩個:公平原則和誠信原則。對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公正”與“誠信”,這是24個字中最基礎的。一是公平原則。我們常“公平公正公開”一起講,其實核心的就是公平,公正是公平在一小領域的另一個說法,而公開只是公平的一個實現手段,文字游戲而已。公平原則最重要的一個具體原則是先到先得、即常說的排隊原則。車站買車票排隊,超市結賬排隊,開車并線排隊,都是最基本的。為什么插隊最惹人煩?原因即在此。二是誠信原則。有誠信,人們做事才有預期判斷和根據,否則,“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不多解釋。
? ?目前,我們國家的規則是很多很“健全”,但存在兩個關鍵的問題,以致制約著社會的長遠發展。一是基本規則不被嚴格執行和遵守。主要是違反成本太低,大家都不當回事,造成社會的基礎不牢。后果雖然不至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但嚴重影響著國家的聲譽和長遠發展。好比排隊這事,事很簡單,所以人們插隊的時候還振振有詞:“不就是插個隊嘛,多大的事!”事是不大,但意義不小:排隊這么小的事你都不遵守,那重要的事情需要排隊時,相信你也同樣會不遵守吧。我慢慢體會到,違反排隊等基本規則的行為,政府必須要將其記錄在社會征信系統中,這非常重要!二是制定和出臺規則不謹慎。一方面是出臺倉促,調研不夠,眼光不長遠,很多時候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另一方面是規則的配套不完善,造成規則不被嚴格執行和遵守,流于形式。長期以來,這也成了人們規則意識不強的一個重要原因。
? ?總之,我想說的是:社會需要有用的規則,特別是有用的基本規則,即真正落實的“法治”,而不是“法制”和躺在書本上的“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