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不覺,我訂閱《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專欄已經八個月了,也該對這八個月的進步與不足做些總結了。
一、注意力
?????? “注意力”是笑來老師講解的第一個概念。在讀過老師的文章之后,我深感認同。在知道了注意力的重要性之后,我逐漸戒掉了微信的朋友圈,對自己注意力的把控比以前要好了一些,大多數情況下不會為無聊的八卦新聞分心。
??????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在這個概念上也走了不少彎路,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 第一個坑是對“注意力”這一概念的片面理解和運用。剛開始吸收這一概念時,僅僅是做到了關掉朋友圈和不去看無聊的新聞,但是在日常生活的其他情境中還是會“莫名其妙湊熱鬧”和“心急火燎隨大流”。
????????舉個例子:我是學習法律的,因此參加了司法考試,在去年的十一月份中旬出成績(當時訂閱專欄三個月了)。大多數人的習慣是成績一出來就馬上查詢。其實考試成績就擺在那里,早點查晚點查都一樣。而且第一天大家心急火燎地登陸網站查詢分數,司法部網站肯定會特別擠,,反復嘗試上網查分,除了能夠提前一天知道自己的成績之外,完全是浪費時間。以上內容我在出成績之前就想到了,但是到了出成績的那一天,我還是沒有忍住。結果從緊張,到反復登陸網站查分數,再到查完分數之后到處看朋友圈,浪費了將近一個上午的時間,原本計劃好的學習任務也因此沒有完成。
?????? ?在這之后又過了幾個月,我才慢慢做到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到只關注真正重要的事。
??????? 第二個坑是,在對自己的注意力掌控程度有所提高之后,我自滿了。
?????? ?說實話,我也是最近這一周才發現自己已經掉到這個坑里了,這個坑其實很大,很深,而且差一點就毀掉了我之前取得的所有成果。在看了第三十七周的總結性專欄之后,我猛地醒過來,發現自己之前一直把“上網看劇”作為娛樂項目,但最近我只要一開始看劇就停不下來——那種不用動腦子,什么都不要想的感覺很輕松,也很容易上癮。而且,看劇的時候確實很輕松,但是看完之后的空虛感卻讓人很難受。至于為此浪費了多少時間和注意力,我就不多說了——都是淚啊。為了真正做到珍惜自己的注意力,我決定把“上網看劇”這個習慣徹底戒掉,養成其他更有意義的休閑愛好和習慣。
二、付費就是撿便宜
??????因為有過為了獲得“免費”資源而浪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教訓,對這個概念我也幾乎是立馬實踐——訂閱了“得到”里的好幾個專欄,付費購買了英語和德語學習軟件以及印象筆記的VIP賬號。
??????反過來看這幾個月的“付費撿便宜”的實踐情況,可以說是有好有壞,總結如下:
????? “得到”專欄的好處自然很大——毫不夸張地說,我近八個月來的思維轉變幾乎全部是由各個專欄的文章啟發下完成的(當然,對于目前的我而言,有些專欄的內容暫時難以理解)。通過這些專欄,我第一次真正意識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之前所處的那個圈子是多么狹小。此英語和德語的付費賬戶也讓我學習語言的效率提升了不少,背單詞和聽聽力的動力都比以往要強很多——畢竟花了錢,只有充分利用才能收回成本。
?????? 最成功的一次實踐還是報班參加雅思考試培訓。要是在以前,打死我都不愿意花大幾千塊錢報這么一個“只能用一次的班”。但是知道“付費就是撿便宜”這個概念之后,我認為,報班是絕對值得的:老師有針對性的講解可以幫我省下摸索答題經驗的時間;針對應試的系統性講解可以幫我整合英語知識;在班上的學習也是一種社交,可以認識新的朋友;授課老師大多有留學背景,可以聽他們介紹國外的見聞……最后我毫不猶豫地付了錢,結果也如我所料:通過報班少走了很多應試技巧上的彎路,認識了新同學,雅思考試的成績也比較理想。
????? 上面說的是“花錢花得值”,接下來要說的就是“浪費錢”的教訓了。
??????讓我覺得“浪費錢”的主要是印象筆記和幾個“得到”專欄。這倒不是這些產品本身不好,而是我沒有充分利用它們。以印象筆記為例:我花錢買了一個VIP賬號,在之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既沒有研究過使用技巧(這個萬維鋼老師還講過),也沒有養成使用印象筆記的習慣。現在,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八個月,我對印象筆記的利用程度,甚至還不如一些普通用戶,想想也是慚愧。
????? 反思我“付費撿便宜”的經歷,凡是付費之后積極利用,或者最后養成習慣的,多半“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而付費之后沒有積極利用的,最后就成了“浪費錢”。因此,要想付費撿到便宜,最重要的還是讓花出去的錢切實改變自己的行為,否則就是浪費。從另一個角度看,我的經歷還說明,雖然花錢是為了買到好工具,但并非一看到“好工具”就要立馬“付費買下”——花錢很容易,但花錢之后投入時間和精力,運用買到的工具來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則相對較難。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一下子買下一堆“好工具”,很可能會“沒時間用”,從而浪費錢。
??????這篇文章總結了兩條,其他各點的收獲與教訓,我會在之后的文章中逐條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