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簡書發表了第一篇干貨文章——一個財務狗的英語學習之路(如何自學通過上海高級口譯),幾天之后打開時的瀏覽量和評論反饋之多著實讓我誠惶誠恐,自己的心得分享能夠激勵和幫助那么多人,很開心和感動。
好多簡友私信讓我寫寫ACCA的備考歷程,結合翻看大學備考時寫的日記,于是乎有了這一篇。其實ACCA只是眾多證書中與財務相關的一個,但其有著國外考試重視思維發散和邏輯思維清晰的明顯特點,運用于雅思考試(特別體現在口語)是同一套邏輯,學習方法與其他國外考試是通用的。
樓主來自于六朝古都南京一所普通二本院校的會計專業,并非ACCA方向班,因為酷愛英語,大學的前兩年都把自己當作英語專業的學生,旁聽英語專業的課、所有專業課都沉溺于原版小說、自習找空教室大聲朗讀,直到大二下半學期才意識到本專業的學習似乎落下了,原來還有這么個把英語和專業結合的東西,因此考ACCA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喜歡英語。
樓主從大三上半學期開始一直到畢業后工作第一年,花三年時間通過了全部的14門考試。
下面我把5W2H減縮到2W1H,從三個緯度來講講ACCA —— WHAT(是什么),WHY(為什么要考) and HOW(怎么備考)。
(一)ACCA 是什么
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簡稱ACCA))成立于1904年,是目前世界上領先的專業會計師團體,也是國際上海外學員最多、學員規模發展最快的專業會計師組織。ACCA會員資格得到歐盟立法以及許多國家公司法的承認。ACCA是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的創始成員,也是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FAC)的主要成員。
ACCA在國內稱為"國際注冊會計師",其資格被認為是"國際財會界的通行證"。許多國家立法許可ACCA會員從事審計、投資顧問和破產執行工作。 ? ? ? ? ? ? ? ? ? ? ? ? ? ? ? ? ? ——來自百度百科
其全球唯一官方網站:http://www.accaglobal.com/gb/en.html 學生可以在這里注冊、報名參加考試;另外有一個網站叫opentuition也很棒。
其16門課程總共可以分為四個階段(也可統分為F和P兩個階段,Fundamental和Professional),后四門需選考2門,一共要考14門,全英文考試:
1.知識課程 FUNDAMENTALS——KNOWLEDGE
F1 會計師與企業 Accountant in Business (AB)
F2 管理會計 Management Accounting (MA)
F3 財務會計 Financial Accounting (FA)
2.技能課程 FUNDAMENTALS—— SKILLS
F4 公司法與商法 Corporate and Business Law (CL)
F5 業績管理 Performance Management (PM)
F6 稅務 Taxation (TX)
F7 財務報告 Financial Reporting (FR)
F8 審計與認證業務 Audit and Assurance (AA)
F9 財務管理 Financial Management (FM)
3.核心課程 PROFESSIONAL——ESSENTIALS
P1 專業會計師 Professional Accountant (PA)
P2 公司報告 Corporate Reporting (CR)
P3 商務分析 Business Analysis (BA)
4.選修課程 PROFESSIONAL—— OPTIONS(四門任選二門)
P4 高級財務管理 Advanced Financial Management (AFM)
P5 高級業績管理 Advance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PM)
P6 高級稅務 Advanced Taxation (ATX)
P7 高級審計與認證業務 Advanced Audit and Assurance (AAA)
因為樓主考ACCA期間也參加了幾門CPA(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簡稱中國注會)的考試(還要談戀愛還要考高口,大學時光多么不夠用啊!當時樓主大三可以去外省考,現在禁止大學生在校期間考CPA了),因此在這里把兩個考試做下對比,雖然考試方式思路差別很大,考查的內容有很多相同之處。
CPA新考試科目設為“非常6+1”模式:包括專業階段(6門)和綜合階段(把6門揉一起),其中專業階段包含六門科目:經濟法、稅法、財務成本管理、會計、審計,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CPA是60分及格,ACCA是50分pass。兩個考試科目的關聯性、經我個人學習后總結如下:
經濟法和F4沒有太大關系,UK用的案例法(case law);
稅法和F6、P6可以同步學但是相關性不大,稅收體制完全不同;
財務成本管理和F9、P4相關性非常大,NPV、WACC等在兩種考試里都是每次必考的重點;
會計和F7、P2相關性大,都會涉及合并報表,但是CPA是一步錯全錯,ACCA會按步驟給分;
審計和F8、P7相關性大,但是考試方式完全不同,CPA每個問題都是有唯一答案的,ACCA開放性,考官鼓勵學生給出不同的觀點,言之有理即可;雖然P7放在最后一門,其難度低于P6;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和P3。曾聽過一個說法,CPA的“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科目就是以ACCA的P3為藍本設置的。樓主不知是真是假,但是學下來的確感覺,CPA的教材就是ACCA的英譯漢版本。只不過考法差別很大,ACCA 是開放性地考一些模型的應用分析,CPA答案唯一。
另外還有一個證——AICPA,或者叫USCPA,即美國注冊會計師,大美利堅仍然是全球公認的第一強國,美國唯一的注冊會計師協會,無需多言。只不過考下這個證的簽字權在簽美國審計報告時才有。申請執照后,只能在執照上標明的執業州方才有簽字權,而且簽字權只在會計師事務所才有用。而在中國大陸,再小的審計報告,除了中國CPA之外的任何國家的會計師,都是沒有一星半點簽字權的。ACCA,AICPA,ASCPA(澳洲),CGA,統統沒有例外。每個國家的會計師頂多都只能簽自己國家的審計報告,這可是法律問題。AICPA選擇題多難度小于ACCA,但是要飛到美國去參加考試,國內暫時沒有考點。
總結一下,素來有“中國最難考試”之稱(第二是司法來著?)的CPA考試是采用選拔機制,有關部門每年是要攔一個通過率的,每門每次控制在10%以內,因為在中國注冊會計師這個行業需要準入門檻,政府要把大批人攔在門外,因此CPA考生的目標是拿盡量多的高分,因為你的分數如果在60出頭徘徊,很可能會因為當年通過率需要下拉而淪為炮灰成為59分;
而ACCA是采用的加分制,更加公正合理,批卷人不會為了pass rate去刁難學生。主觀題比例大,且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考官喜歡看到獨到的見解,出其不意卻言之有理的邏輯分析,以及恰當地聯系實際生活中的案例。每門科目的pass rate在30%~50%的區間。
全球拿下ACCA的考生很多,但是老外考下CPA、在國內事務所任職的概率絕對絕對是0,也因此CPA是中國特色的考試,你如果去讀CPA教材會發生很生澀,因為大部分是翻譯過來的,但也在不斷地向國際準則靠攏。考試往往不要求聯系實際,具有唯一的標準答案。但毫無疑問的是,CPA在中國是最重要的財務證書,沒有之一,適用范圍最廣極具含金量,對財務人的提升也是巨大的。
關于簽字權的問題,如果進會計師事務所,工作4年以上已經可以獨立帶項目,想要謀求更好的發展,是一定要有CPA的,CPA有最終審計報告的簽字權(出于保護本國注冊會計師體系的目的, 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只允許自己本國的會計師資格享有簽字權),最適合國內會計師事務所, 但是一旦離開中國到其他國家發展就失去了其優勢;ACCA的選考科目報考高級審計P7的,可以申請成為具有簽字權的會計師,當然,這個簽字權只是針對英國的審計報告有效力。當然,如果不出國的話,一個外國會計師證的簽字權是然并卵的。
在考試費用方面,CPA明顯要低很多,報名費每科幾十,考試教材每年更新快(除法律類的變動少),書和課件都可以去淘寶買(原諒樓主當時版權意識差,在校期間生活費有限,網課太貴);
ACCA初次報名1000元注冊費,每年有個800多年費(這個根據英鎊漲跌幅),F階段考試費800,P階段考試費1000。教材正版的書太貴大家可以去咸魚買二手閑置的或者向學姐學長借,總花費可能算起來要個一兩萬,但其實這筆錢是要攤到2-3年時間,不是一次性出錢。況且站在長期投資的角度是絕對可以收回的(內資外資所都會有Q-pay獎勵all pass的人)。自學其實可以省下很多費用的。報班的話有那種前九門1-2萬,也有P階段大概3000一門的,樓主建議自學能力差的話入門的時候報個班,抓住套路了并且覺得自己能堅持下去(考試科目多跨度時間長,中途放棄的比例其實很大),往后就靠自己。如果還是學生要和家里商量權衡下;樓主有朋友事務所離職后若進入某國企的財務部門,單位會鼓勵他去考ACCA,并且培訓考試費都給報銷。
如果現在在大二,若經濟允許而且肯吃苦有毅力,毫無疑問就是ACCA。
(二)為什么要考ACCA
我總結歸納下考這個證的幾大理由:1.被父母所逼 2.被高年薪的宣傳所吸引 3.自我學習提高的意識強烈
1就不用多說,通常這樣的孩子很難堅持下去,尤其在經歷一兩次科目未通過之后。
2也是很多朋友感興趣的一方面,因為尤其是在校學生,存在著信息不對稱,未報考同學的并不能了解真正考過之后的市場行情。關于許多培訓機構宣傳的年薪20萬,我講講身邊一些全科通過的朋友,有畢業四年事務所辭職成為銀行董秘年薪30萬的;有四大工作兩年發現不適合自己果斷加入創業公司的;有acca和cpa雙雙拿下卻低調到單位都不知情的外企女白領,因為她是一個大部分精力都用來陪伴兩個孩子成長的幸福媽媽;也有在事業單位里考出證書卻不敢放棄鐵飯碗走出來,依舊不得志的。年薪的多少絕對不是光靠一紙證書這么簡單,持續學習能力溝通技能人際關系運氣......生活的代價需要每個人去衡量,你只看到了30萬的年薪,可人家連續幾周半夜兩點加班還沒結束,陪客戶喝酒喝到腎炎,這些換作是你,問問自己承受地了嗎?
欲冕其冠,必承其重,就是最好的解釋。
講回到3,最有可能全科通關的人一定都是落在這個類別里。借用acca華南代表處Nicky說的一句話,ACCAer,這是一個極為低調、內斂、悶騷,但極為靠譜的群體。雖然期間進度有快有慢,最后能考出來表示這個人毅力是絕對很強大的。
(三)如何準備ACCA
ACCA從去年九月起,在以往一年兩次——6月和12月的基礎上增加了3月和9月的考試。并且越來越多的科目會安排機考。備考要買書、買練習冊,但是最重要的,一定要下載過去3年的歷年真題,至少做到3遍以上才能去考。
樓主是大三上半學期的12月開始考的,會計專業出具大一大二的成績單,無不及格可以免考前三門F1~3(最簡單三門,都是選擇題)。三年期間每半年考1~3門,考試一共經歷了幾個階段:
大三也就是2010年的12月首先報考了F4、5、6三門。F4(公司法與商法)當時還是文字題,每天對著白色墻壁背誦英國法律的案例,法律類的就是靠背(這點同CPA的經濟法),沒有別的捷徑,好在F4和后面的課程沒有太多牽連;F5(業績管理)是F2的升級版(所以免考還是有缺點),直接影響選考階段的P5,計算題比較多,需要理解;F6(稅法)選了UK tax,基本全是計算,要多做題,直接影響選修階段的P6。
三門一次性順利通過后,第二年2010年6月一口氣又報了F7、8、9,完全進入了不同的高度,這三門中、尤其是F8審計,一直是卡人最多的地方。F7是F3的延伸,從基礎的會計分錄到了報表編制,一定要學好,會影響即將步入的P2;F8審計一向是F階段通過率最低的,也是除4之外唯一一個全文字的,在校生因為對審計這個職業沒有直觀的認識理解會比較困難,有些審計流程要多背,模仿考官答案,看他的文字是怎么寫的;F9財務管理計算和文字參半,難度要比7、8都低;
當年12月應該是我最奔潰、“考焦”的日子,升大四專業課任務繁重,半個月內,要在學校3門期末考試、2門ACCA考試、高口口試之間夾雜輾轉、人格分裂,碰到ACCA和學校期末考試撞在一起的時候還要申請學校考試的緩考。這次考了P1職業道德和P3戰略分析,P1就是純吹牛,把現實中不可能發生的假設到完美;P3要能夠套用模型到案例中,可以借鑒中文版的CPA戰略風管那本教材;P階段的難度相當于國外大學研究生論文的水平,除了P2幾乎都是文字,考慮到難度和報名費,P階段我就沒有像F的時候那樣一下子考三門了,每次1到2門。
來年2012年6月,依靠ACCA(雖然還未全過)到了事務所實習并簽合約,5月跑去西藏浪了半個月(其實樓主更擅長寫游記啊),6月回來大家忙著畢業季聚會感傷,我就蒙在教室里和大三考研的小朋友們一起看書,就報了一門P2,天天在合并報表里編到天昏地暗。考研的已經走了兩批,考ACCA的還駐守著,心要沉下來三年。要有多少個日子放棄逛街電視劇玩樂,風雨無阻地去教室做題,忽略外面的世界,只有自己知道。ACCA拼的絕對不是智商,是毅力。
當年的12月,事務所已經工作了半年,同年的9月過了CPA的審計,加上事務所工作對審計有了基本感覺,選擇了倒數第二門的P7高級審計。如果說F8是站在junior或者senior的角度,P7則是站在partner的角度看項目的全局。P6高級稅法是據說有朋友考了3年6次還沒考過的,建議大家選擇P4或者P5,一般P4高級財管必選,P5績效里有許多KPI,看都能看明白但是要自己起來寫就難了。
最后一門P4也是工作以后考過的,當時孟母三遷沖著學習氛圍特地找了南大附近的房子租,當事務所項目不需要出差的時候,晚上隨便吃兩個包子就去南大的自習教室看書,看到晚上11點左右一個人摸黑走小路回宿舍(后來才知道的南大碎尸案...汗)。P4是F9的高階版,很多金融知識難度上升了一個等級。另外女生朋友們的福音來了,考ACCA還能減肥啊,因為備考苦啊累啊,不節食不鍛煉達到大學體重的最低數......我周圍的ACCAer們沒有一個是胖子的。
最難忘的絕對不是打開郵箱看到最后一門成績pass的那一刻,而是2013年6月4日的傍晚(好吧我是翻日記的),帶著姨媽疼感到塵土遍布的江東北路考場,在江蘇開放大學(Jiangsu Open University 這名字~哈)的考點考完最后一門P4,在公交站臺等車,感覺整個人都被做題給抽空腰都直不起來。
等了半個小時的公交上車,我清晰地記得自己在座位上哭了,不是難過,而是心底有直覺告訴自己這次是要過了,打了三年的戰役要結束了。所以全科通過的欣喜在考完最后一門的時候就預支了。
其實最難的不是選擇,而是備考的過程。
有戰友很幸運,但很有可能是像我這樣孤獨的,
你總要經歷被它虐的死去活來的過程,
可等你一旦考出來,樓主相信任何一個人都會對他/她所付出心力的證書充滿感激。
證書的存在不是為了和其他的證書比較,而是一種毅力和專業的證明,
讓你變得更好,更自信。
PS:原創作品,轉載請簡信哦~
End.
我是金牛的牛牛
審計狗&ACCA培訓講師
此生三大樂事
英語·健身·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