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幾天,我心血來潮參加了某個青年作家的寫作經驗分享。
能在一年內出兩本書,這成績真的讓人羨慕。
她分享的內容緊扣自己出書的經歷,可謂是干貨滿滿。成為作家前要做哪些準備,時間怎么平衡,新手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對于一個新手來說很像及時雨,具備一定的指導性。
而且,她正能量滿滿,一直強調,只要堅持,就一定能寫出觀眾喜歡的文章,出書就不是夢想。我聽完后像是打了滿身的雞血,整個人都很興奮。
但是,提問環節,很多人問的問題卻讓我心情很不好。
從這些問題里,我看到的是彌漫在大家頭上揮之不去的焦慮與迷茫。
作家建議大家寫了文章可以投稿到有影響力的大號上,便于打開知名度。有個人就問,往大號投稿,編輯真的會看嗎。
她聽很多朋友說,大號也很勢利,只發表有名氣作者的文章,如果作者沒有名氣,文章根本不可能采用。像她這樣的新手,一文不名,投稿豈不是注定要石沉大海,費力不討好嗎?
她的問題引來不少人的附和,大家紛紛要求老師澄清解答。
老師用自己的親身經驗說,她就給很多大號投過稿,而且大多都回復了。所以,不要糾結大號會不會看你的文章,你要先保證自己的文章質量,給編輯驚艷的感覺,吸引到他們。
還有的人問,公眾號的紅利已經過去了,爛大街的公眾號已經讓讀者疲憊了,那么現在再注冊公眾號豈不是前途迷茫,沒有多大勝算啊。
作家告訴她,紅利確實是過去了,但是你不去試,怎么能知道自己就不能獨樹一幟,吸引到喜歡你的讀者呢。不去試,就永遠沒有成功的可能。
還有很多類似的問題,大致看來,大家都憂心忡忡,不怎么樂觀。但總結一下,他們擔憂的無非是,沒有勝算和把握的事情,應不應該投入精力去做。
他們希望得到一個肯定的答案,告訴他們,此路不通,不要白費力氣,或者前路一片光明,大膽的往前走,只要做下去就會有滿滿的收獲。
他們都希望做最正確的選擇,走的彎路少一些,成功容易些,利益多一些,只要確定這條路好走,才會去努力,他們最怕的是白忙活。
可是,這個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幸運兒呢?沒有哪個選擇會是百分百正確,也沒有誰會準確預測未來會怎樣發展。也許你努力了就會收獲很多,也可能辛辛苦苦的付出卻無功而返。不去試試,怎么能知道事情的結果是什么樣的呢?
未來的魅力就在于,它是未知的,需要我們用雙手去創造,它需要我們的勇敢和自信。如果瞻前顧后,猶猶豫豫,患得患失,那么即使做了正確的選擇也會把它搞砸,因為你的膽怯和不勇敢已經制約了你的發展。
2、
這樣的糾結與猶豫我也有過。
去年,工作遇到了瓶頸,事事都不順,心情郁悶到極點。在單位,我年紀小,一群研究生學歷的同事把我比的黯淡無光,加上工作年頭少,經驗也不多,又沒有什么背景,升職無望,估計到退休都只是科員。
我覺得自己就是個野百合,在這個單位等不到我的春天,于是想著跳槽,考到省直部門去。
但也有擔憂。
參加全省范圍的考試,競爭壓力可想而知,去年的考錄比是300:1,今年可能更多。和幾百個人競爭一個崗位,我有勝算嗎?這個數字在腦子里卡卡亂蹦,還沒考我就開始打退堂鼓。
已婚已育的我,每天上班帶孩子精力已經消耗的所剩無幾,再花費時間與精力準備考試,我真的能準備充分嗎?想起還要重復幾年前考公務員熬夜做題到凌晨的經歷,我就覺得累。
我擔心的還不只是這些,我最怕辛辛苦苦準備考試,最終還是名落孫山,一切努力都白費。
如果同事們知道了,會不會嘲笑我自不量力?領導們會不會覺得我不安分?我在單位的日子是不是更不好過?
還沒考試,我就已經想了一大堆問題,皺著眉頭想啊想,想的心煩意亂,想的頭痛,每天心不在焉的,不在狀態。
半個月過去了,我還是沒有下定決心。看我實在不順眼,娃他爸幾句話點醒了我,不就是一個考試嗎,考上了就換單位,考不上也是段經歷,至于這么糾結么。你看你糾結了半個多月了,把這些時間用在復習上,不知道做了多少套題了。
我糾結了半個月,都快要錯過報名時間了。被他點醒后,我趕緊報名,買書,盡可能的克服困難,準備了一個多月進了考場。
成績出來,200個人里排名第20。
成績確實不好,但我也滿足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能考到這個名次,我很滿意。
今年再考,我也知道弱勢在哪里,能更好地做準備了。所以,即使沒有考上,我也有收獲。
很多時候,面對未知的事情,我們權衡利弊,猶豫不決,并不是有多么理智,只是不夠勇敢而已。
對那些前途不明朗的事情,我們思前想后,總想著兵不血刃的成功,企圖通過做出最完美最理智的選擇來規避風險,我們猶豫著糾結著,郁悶的專心致志,郁悶的心無旁騖,以至于錯過了做出選擇的最好時機,也影響了工作和生活。
還沒開始出發,就已經被自己想象的困難嚇破了膽子,畏縮不前,不敢邁出第一步。即使前路光明,膽怯的你也會滿眼都是困難,走的拖拖拉拉。這種糾結真的很誤事。
3、
古典老師在《拆掉思維里的墻》里提到過等死模式和穿越模式這兩個概念。
等死模式就是面對選擇,總想著做最好的對自己最有利的決定,思前想后,花時間郁悶與糾結,變得越來越焦慮。
穿越模式則是果斷的去嘗試去做,干脆利落,不考慮那么多,將所有可能的困難穿越過去。
越糾結,越沒有時間和信心,就越不敢做出決定,不敢去嘗試。越不敢嘗試,越沒有信心,就越糾結,成了死循環,走不出來。
焦慮會消耗盡我們的信心與能力,直到有一天筋疲力盡的我們放棄做任何選擇,得過且過。
所以,與其焦慮,不如果斷嘗試;與其糾結,不如勇敢行動。
道理多么簡單,可是真的讓這些陷在糾結中的人看清局勢,勇敢的走出來,真的很難。
4、
我們都很貪心,想要以最小的付出,換來最多的回報。眼睛盯著結果,自然患得患失,瞻前顧后,不夠勇敢,事情尚未開始做就想好即將面對的困難。
未雨綢繆是好的,可以提前規避風險,但是如果太過看重選擇,事情還沒有開始做,就看到了數不清的困難,對于不夠勇敢的人來說,就會被嚇到,哪里還有勇氣去嘗試。
我們總想著少走冤枉路,少點折騰,一步到位直達結果,于是花費太多時間糾結,想做出完美的選擇。
很多人信奉選擇比努力重要,所以都想要走捷徑,花費精力在做選擇上面。可是,如果選擇真的這么重要,這個世界上就滿地都是成功人士了,哪里還有這么多不如意的人呢?
這句話是有條件的。
如果你足夠勇敢,能夠穿越困難,有承擔后果的勇氣,那么即使失敗了,也收獲了足夠的經驗,這些經驗終會助你走向成功。
如果不夠勇敢,前怕狼后怕虎,即使是正確的路也會被你走成錯誤的,少走的路終會以另一種方式讓你償還,一手的好牌也會被你打爛。
其實,事情哪里有那么復雜。你不去試試,就永遠不會知道你會做成什么樣。不邁出腳步走走,就永遠不會知道這條路到底好不好走。
沒有白走的路,只有不夠勇敢的心。沉浸在糾結于郁悶中,只會越來越焦慮越來越沒有信心,還浪費了大把時間,這的很不劃算,有這功夫還不如麻溜的起來做點事。
擔心萬一,不如做好那剩下的9999。別再糾結和郁悶中等死了,還是趕緊起來穿越吧。只要你不糾結于成敗,不為得失而抓狂,去嘗試一下,有何不可,萬一成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