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完成課程】
第一節課 總體設計思想
第二節課 接口基礎
第三節課 接口手工測試
第四節 Python 操作 MySQL
第五節課:Python 發送 HTTP 請求
【教室】
千聊平臺 + 微信學習群
【年級】
一年級一班
【老師】
一個有著迷幻般聲線的大嬸
【投稿】
歡迎將你的學習筆記和實踐心得整理成文,投稿《顛覆你的Python實踐》
【老兵劇透】
《顛覆你的Python接口自動化測試》學員反饋
【回訪目的】
課程已經進行到第五節課了,這周在課程學員交流群里找了幾位朋友,就課程的內容和形式做了一些回訪交流。目的有兩個:
第一、了解當前課程內容和形式的不足之處,加以改進;
第二、了解學員的多樣化訴求,挖掘課程 2.0 版本的升級需求點;
【分析改進】
因為授課平臺的局限性,只能采取 PPT 課件截圖和語音的形式,暫時無法在課程里共享桌面,實時地運行調試,舉例說明,特別是開始模塊開發的課程之后,例子在實際運行后是什么樣,學員并不能實時看到。
后期會做兩方面優化:
1、在代碼講解的課件中,增加實際編譯運行后的截圖;
2、在系列課程的最后,實際聯調講解的時候,會采用 Zoom 平臺,在線實時講解,大家可以看到老師的電腦桌面,實時操作,實時語音交流;
【分析改進】
我們在 1.0 課程設計的時候,考慮的對象就是,既能讓零基礎的同學無壓力的跟著進度學習,也能讓有經驗的同學有選擇的去學習這個工具的設計思路和實現方法。在 2.0 課程設計的時候,也會在保持這種思路的同時,繼續打磨提升內容的質量。
【分析改進】
課程的目的就是讓同學們全程跟下來,就能掌握這種接口自動化測試工具的設計思路和方法,讓大家可以在實際工作中應用起來的一個工具,然后大家既可以自己根據自己的實際應用場景做一些改造,也可以繼續跟著老師學習,將當前這款只能單機運行的工具,升級成 Web 端的一個應用工具。
【分析改進】
循序漸進的思路是按照工具的組裝模式來的,只要同學們跟著老師的節奏,及時完成練習和作業,通過實踐去理解學到的知識點。
【分析改進】
1、本課程的產物是內部工具的開發,并不是產品,所以在設計和實現時,未在安全和性能角度做過多的考慮,因為那樣會增加開發成本,降低工具本身的性價比;
2、本課程的路線是在開發內部工具的過程中,需要用什么,就會去教什么,所以不會涉及 Python 的所有知識點,更多的是從學以致用的角度出發去設計該課程;
3、希望大家在了解或學習該課程時,要時刻明確,參加該課程,你會得到的是一個接口自動化測試工具,以及開發這個工具你所需要掌握的 Python 知識,它于專門講解 Python 語法和開發技巧的課程是有區別的;
4、后續會把路上的坑整理出來,類似補充資料的形式,但在課程過程中,這種坑還是要自己蹚一遍,收獲會更大;
【分析改進】
課程有自身的主線脈絡和長度局限,所以有些知識點不能在課內展開詳解,需要學員課下吸收補充。
為了幫助學員盡可能地降低認知學習成本,我們采取了相應的改進措施:
1、收集老師設計課程時涉及的和學員反饋的需要詳解的知識點;
2、采用獨立成文的形式進行補充詳解,與每節課的課件配套使用;
3、將一些實用且常用的知識點納入課程的迭代版本計劃里;
打賞記錄我就不貼出來啦。
到底大嬸老師是男還是女呢?自己去課程里一探究竟吧。
已經不是一個同學發出這種感慨了,就沖著這極富吸引力嗓音的老師,你是不是也想報名感受一下呢?在迷人聲線的享受當中,還能順便學點 Python + 接口自動化測試的知識,一舉多得!
還請跟隨我一起進到課程里,聽大嬸娓娓道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