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孩A,他從小就在一個黑社會家庭長大,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消失了,他也經常被仇家追殺,身上傷痕無數,十八歲不到,已經去過局子里無數次了。強烈的不安全感時刻籠罩著他。他的世界是灰色的。
另一個小孩B,父母都是老師,從小生活在學校圈子里,生活簡單,無憂無慮,他覺得這個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每個人都是好人,這個世界充滿愛。他的世界是彩色的。
這時A和B在同一條街上出現,他們同時看到一個大人擁抱小孩的溫馨畫面,你覺得他們的心情會是一樣的嗎?
有個詞非常準確的表達了這種狀態:境由心生。
我們看到什么內容其實很大部分都是自己主觀的情緒反應。
以前看到過一個故事,一個父親給他一個悲觀的孩子買了一堆玩具,給另一個樂觀的孩子送來一堆牛糞。結果他發現,悲觀的孩子很痛苦的坐在地上,因為他擔心這些玩具遲早會壞的。樂觀的孩子卻開心挖著牛糞,他相信老爸一定在牛糞里給他藏了一匹小馬!
說到這里其實告訴了我們一個人生的經驗:
你不能隨便判斷別人的情緒反應是對還是錯,是好還是壞。因為你根本就不知道別人的經歷。
管理大師斯蒂芬.柯維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我個人曾有一次小小的思維轉換經驗。記得那是周日早晨,在紐約的地鐵內,乘客都靜靜地坐著,或看報或沉思或小憩,眼前一幅平靜安祥的景象。
這時候突然上來一名男子與幾個小孩,孩子的喧嘩吵鬧聲,破壞了整個氣氛。那名男子坐在我旁邊,任憑他的孩子如何撒野作怪,依舊無動于衷。
這種情形誰看了都會生氣,全車的人似乎都十分不滿,最后我終于忍無可忍對他說:“先生,你的孩子打擾了不少乘客,可否請你管管他們?”
那人抬起呆滯的目光,仿佛如夢初醒,他輕聲說:“是,我想我該設法管管他們。我們剛從醫院回來,他們的母親1小時前才過去的。我已經六神無主,孩子們大概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你能想象我當時的感覺嗎?瞬間,我看此事的角度改變了,想法、感覺與行為也隨之一變。我的怒氣全消,情不自禁為他感到難過,同情與憐憫之情油然而生。
“噢,您的夫人剛過世?很抱歉!您能向我談談嗎?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嗎?”所有的一切就此改觀。
許多人在面臨生死攸關的危機時,也會大徹大悟,以新的角度去評定生命的意義。有時突然進入一個新角色,如丈夫、妻子、父母、主管或領導,也會發生這種現象。
說這些,其實是為了引出下面這句跟我們的主題有關的話:
在不同人的眼睛里,財富也是不一樣的。
有的人覺得財富是好的,有的人覺得財富是壞的。
有的人覺得錢好很賺,有的人覺得錢很難賺。
有的人覺得錢是上帝,有的人覺得錢是糞土。
沒有人生下來就知道錢是什么東西,但他們這些觀念是怎么來的呢?
毫無疑問,這些觀念都是在后天的環境影響下形成的。
只是,你并不一定都記得。
你自己面對財富時的情緒和觀念是什么樣的?
你是喜歡錢還是怨恨錢?
面對有錢人的時候,你是喜歡他們還是怨恨他們?
看到別人賺錢的時候,你是開心的還是憤憤不平的?
這些情緒和觀念是怎么產生的,你還記得嗎?
在創業學研社,?我們將一起學習和面對這些問題。
本文由創業學研社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