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展心理學》第13章,成年早期的生理和認知發(fā)展。本人剛過成年早期,在20~40歲確實經歷了離開父母開始自己的職業(yè)結婚或建立其他親密關系生育子女,并開始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這20年走的真不容易。本章的焦點人物同樣是一位黑人,一位體育健將,網球冠軍——亞瑟阿什。亞瑟阿什處理困難的典型方式,就像他在賽場上面對對手時一樣,優(yōu)雅,堅決堅守道德信念且沉著冷靜,我覺得他是樂觀主義者的典型代表。
成年早期的心理成熟取決于某些任務的完成,如獲得同一性,從父母家中獨立出來,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建立親密關系等等。就此看來不論生理年齡多大,有一些人終生都沒有成年。大家可以看看武志紅的《巨嬰國》
生理發(fā)展成年早期,我覺得是最不重視健康和生理狀況的,因為這是拼搏的20年。生理認知和情感三者存在交互的作用,通過行為影響著這個時期的人體健康。個體的人格情感和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往往比其對健康習慣的認知更重要。飲食的習慣,過度的肥胖,缺乏體育鍛煉,經常的失眠,吸煙酗酒都是對這20年個體健康的最大損傷。當然影響這20年的生理發(fā)展,還會有一些間接的因素,如個人的經濟地位,個人所處的種族或者民族,性別差異以及人際關系,社會知識系統(tǒng)等等造成生理發(fā)展障礙。
成年早期的認知發(fā)展。盡管皮亞杰認為形式運算階段是認知發(fā)展的重點,但是也有發(fā)展心理學家主張在成員早期之前階段之后,個體的認知能力仍在發(fā)展變化,新皮亞杰理論和相關研究中的一個分支聚焦于更高水平的抽象思維或稱之為反思性思維。這是一種復雜的認知形式,它最初是由美國哲學家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作為,把反思性思維定義為對各種信息有證可循的觀點及其推論,進行主動持久且謹慎的思考,具備反思性思維的人不會不斷地質疑假設進行推斷和聯(lián)想,其實我推薦大家看一看《思考的快與慢》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