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下午好!
今天能參加這個座談會,與全縣的各位語文老師坐在一起交流探討如何“提升我縣中小學生語文素養”,機會難得,深感榮幸。我一直教高中語文,今年是第十四年。十四年來教過文科、理科;應屆、復讀;普通班、優化班、尖子班。對如何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我讀過一些雜七雜八的書籍,有過一些粗淺的思考,也進行過一些不成熟的嘗試。下面我就從“宣傳正確的語文學習觀念,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開展有益的語文學習活動”三方面來說一說:
一、宣傳正確的語文學習觀念
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我發現有兩種語文學習觀在學生中很有市場:一是捷徑速成觀念,二是“做題本位”思想。其實,這兩種語文學習觀都不正確。
首先,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一門長線學科,需要長時間、大劑量的積累和刺激,因此學習語文想走捷徑求速成,短時間內輕松取得成果完全不靠譜,學好語文一定是持久戰。
再者,在當前教育體制下,“做題本位”思想在學生腦海中根深蒂固,語文教學也深受影響。很多學生認為,要學好語文,要考高分就是要多做題。
語文素養主要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等諸多因素。實踐證明,通過做題對提升語文素養中的語文知識比較明顯,對提升語文素養的其他方面只能是徒勞。通俗地說,就是做題在低年級行得通,有甜頭;在高年級行不通,吃苦頭。因為做題能提升速度和技巧,但并不能轉化為能力,更不能提升思維。這就是為什么大量做題幾乎無助于解決高考語文中的文言、古詩、閱讀、作文等四大難題的原因。
所以,我以為要“提升我縣中小學生語文素養”,首先就要糾正速成和做題兩個錯誤觀念,培養正確的語文學習觀念——閱讀和寫作。
關于語文學習,前沿的理論研究目前已經從“語文素養”階段發展到了“語文核心素養”階段。但不論是提“語文素養”還是提“語文核心素養”,其培養提升都離不開閱讀和寫作。而且,從目前的趨勢來看,江西高考從明年開始要進一步改革,文理不分科。2020年將是文理不分科后的第一屆高考,這幾年高考試卷一定會朝這個方向過渡。那么對于語文而言,閱讀和寫作在試卷中的比重一定會越來越大。
有鑒于此,一定要在師生中廣泛地宣傳閱讀寫作這一正確的語文學習觀念。如果方向都走錯了,那提升語文素養的提升無異于南轅北轍,緣木求魚。至于在閱讀和寫作中,到底是以哪一個為主,目前也有兩種提法。一是閱讀本位,以葉圣陶為代表,二是“寫作本位”,以潘新和為代表。葉圣陶大家很了解,潘新和是福建師范大學的教授,他有一部著作《表現與存在》系統地闡述了“寫作本位”。
二、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一)書寫的習慣
書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梢赃@么說,有了好書寫,不一定有高語文素養;但沒有好書寫,就一定沒有高語文素養。再通俗地說,好的書寫是高語文素養、高語文分數的先決條件。實踐表明,書寫的良好習慣,越早抓越好,最好是在起步階段;抓晚了,定型了,事倍功半。
(二)背誦的習慣
要提高背誦的標準。不但背考試要求的,還背考試沒有要求的;不但背課內的,還背課外的;不但背古詩文,還背現代文;不但要背得準,還要背得快,背得好。
(三)看書的習慣
愛看電視、電腦和手機的學生很多,但愛看書的學生很少,很多學生“不會看書甚至排斥看書”。我這里講的“不會看書甚至排斥看書”,一是指沒有看書的習慣,二是指不知道怎么看書,三是指課堂情愿聽老師講,也不愿意自己看。
我曾經多次嘗試,一整節課都不講課,專門讓學生看書,但很多同學根本不會看書。第一種情況是看書看得昏昏欲睡東倒西歪,因為他們從來一次性持續看書時間不會超過一節課。第二種情況是看書從頭到尾,從始至終,不動手,不拿筆;即使拿筆,也不動筆。他們對文字沒有感覺,也沒有標段、劃線、注音等基本閱讀方法。第三種情況是把看書當成負擔。長期以來,語文課老師滿堂灌,他們習慣了接受,習慣了順從,習慣了被安排。聽老師講更輕松,聽老師講,只需要帶耳朵聽;自己看書,卻要眼睛看腦子想。所以有的同學看了一次書就不愿看第二次書
學習語文,不會看書,是很可怕的。不會看書,就意味著語文學習失去了源頭,就意味著語文素養提升之路基本被堵,就意味著語文學習之根被斬斷。
(四)寫作的習慣
我既是語文老師,又身兼班主任,時常有機會接觸學生寫的文字。多年以來,我深感很多學生寫的文字不像樣。我這里講的不像樣,有三個意思:一是文字不像樣,錯字病句多;二是格式不像樣,假條無稱呼,申請無落款;三是內容不像樣,思維不清晰,邏輯不嚴密。
我以為學語文不僅是為考試,更是為生活,為人生。試想,一個學生學了12年語文,如果連一篇像樣的文字都寫不成,溝通能力一定有問題,表達交流一定有困難,走向社會一定有隱憂;一個學生學了12年語文,如果連一篇像樣的文字都寫不成,高分于你,又有何用?語文于你,又有何用?
三、開展有益的語文學習活動
語文學習沒有載體不行,沒有活動也不行,要以語文學習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活力。
(一)講座
1.讀書講座:讀什么、怎么讀;名著講解,名家介紹。讀書筆記,推薦書目曹文軒《草房子》
2.寫作講座:寫什么、怎么寫。周國平
3.家長講座:
(二)評比
1.講故事:
2.演講:推薦最喜愛的一本書
3.寫日記:
4.寫隨筆:
5.書信:
6.征文:
7.讀書筆記:
8.讀書交流:
當然,不論是培養正確的語文學習觀念,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還是開展有益的語文學習活動,最佳學習階段應該是初三以前,尤其是小學四年級到初二這五年。因為學生到了初三以上年級,學生晚上要自習,雙休要補課,學習任務重,考試壓力大,再也騰不出大把的時間來提升語文素養。四年級到初二這五年正是學生閱讀寫作的黃金時期,甚至可以說是戰略機遇期,錯過了,就再難補回。
最后我想說的是: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愿意與大家一道為“提升我縣中小學生語文素養”貢獻綿薄之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