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了一周的雙休終于到來了,我以為我可以在這大好的時光里狠狠地彌補一下上班時間失去的自由,去做些自己喜歡做的事。可是,沒想到……兩個大好的早上,我都是九點才爬起來!
爬起來就爬起來吧,竟然還啥也不想做哪也不想去的度過了兩天!
突然就覺得生活沒有了意義。不知道活下來是為了什么。
唯一知道要做的是填飽自己的肚子。所以每到吃飯時間才會稍微打起點精神準備點吃的。
就這樣,思考著“活著是為了什么”。
曾有一刻,懷疑自己會不會因為想不明白得抑郁癥。
于是,我問C先生,他答:“生娃。”
我想,這不跟山里放羊的孩子一樣嗎?
放羊為了什么。掙錢。掙錢為了什么。娶媳婦。娶媳婦為了什么。生娃。生娃為了什么。放羊。
我們跟他有啥區別。
活著為了什么。賺錢,填飽肚子,買房,生娃。一模一樣。
但,除了這些,我們還能做什么?
想來想去,也沒啥可以做的了。
恍然大悟,我們活著,就是為了好好地吃飯,好好地穿衣,好好地賺錢,買好好的房子,生個好好的娃。而這些個日常最最平常的事,每個人卻用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態度演繹著。
我,一直都是,敷衍了事地做著這些事。也因此,自以為是的認為,我要的生活不是這個樣子的。
那,我要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樣的呢?
我也答不上來了。
其實,只有先做好了這些看似微小的事情,才能有高品質的情懷去做其他更加高雅的事。
生活里,不就是這些事情組成的嗎?
那我還整天在糾結些什么呢?
朋友圈里一位朋友說:“我媽說,我們這一代人就是活得太明白了,所以什么都得不到。看父母這一代,好像啥也沒弄懂不也什么都有了。”
是啊,我們整天灌雞湯,常常忙得不能好好做一頓飯,卻時常感覺內心無比空虛。
我們的內心,都用來裝了什么?
裝了很多幻想,而缺少了重要的執行力,因此,夢想照進現實,看見現實與PS過的電影電視劇生活差太多。
父母們一輩子,可以安心地做這些事情,是因為他們沒有那么多的誘惑和比較。覺得這些日常就是生活的全部。
而我們身邊,太多精彩的人生了。朋友圈,網絡消息,電影,電視劇,別人的高大上的生活充斥著你的大腦。
然而,差距怎么彌補?
我總結地是,踏踏實實地過好每一天,每一件小事。就算把飯做好,也能變成生活的魅力。
所以,經過了兩天的思想斗爭,終于又明白一個道理,終于又把內心的浮躁粉碎。
在這日常的生活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該去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每一個人,每一個生活中的煩惱和美好。
就算沒有什么大理想大抱負,也至少,讓自己活得不那么盲目。被現實壓得透不過氣,也別讓自己失去了生活的斗志。
花花世界太多絢麗,我們需要更堅定的內心,和更加積極的執行力。
沒有執行力,夢想只是然并卵。
我們與父母的區別,或許,只是我們因為有了更多的思考,因此,能夠活得更加用力,更加自我,更加隨心所欲。
而我們每個人,最終都會走進結婚生子買車買房賺錢養家的日子。這樣的日子過起來也會更加瑣碎。比如,我要想著今天家里的飲用水還有沒有了,晚上做點什么吃,哪里的菜比較便宜,誰家的衣服好看又不貴。會跟另一半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拌嘴,又會坐在一起討論到底選哪里的房子合適,然后計劃著下個月可以節省一點因為每個月都要還房貸。生活慢慢會被這些瑣瑣碎碎的事情填滿,也因為這些細小的事情慢慢摩挲著年輕的臉龐。
當我們不再年輕,卻需要更多的活力來努力過一個平凡卻不平庸的生活。
而這,就是生活本來的面目吧。
記得一位售樓小姐在朋友圈做營銷,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選擇困難癥就是窮。”
她可能是想用這一句話警醒買房人要抓緊買房。可我看過之后總覺得哪里不對勁。買棵大白菜還得比三家呢,何況買房。再說,可不窮嘛,房價如天價啊,得買多少大白菜。可老百姓不還得咬咬牙,扛著好幾麻袋的錢送到陌生人的手中,為了那個被全中國人膜拜的叫做“房”的東西。
生活賞你一丈紅,你還得負責把楓葉染紅。
沒天理了不是。
還是想說,那就努力吧。
為了給自己一個溫暖的窩,為了過上不愁吃穿的生活,為了出手大方有臉有面。
而活著,不就這么點兒事兒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