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魚子先生
? ? ? ? ? ? ? ? ? ? ? ? ? ? ? ?(一)
上個周,學校的教育基金公眾號發起了一次眾籌。自動化學院一名大一的學生身患癌癥。他在高二那年既已查出腰椎惡性腫瘤,一邊治療,一邊備考,考進大學。本以為病情已經得到控制,前段時間再度復發。家里為了他,四處奔走,已經傾盡所有的積蓄。
我是從一個同學那里得知這個消息的,并查看了公眾號的眾籌文章。因為不認識,沒有太強烈的感受,并且我自己正在找工作,經濟情況也是捉襟見肘,我沒有捐款,就當做司空見慣的社會新聞,一滑而過。
始料未及,兩天之后,我看到朋友圈轉發,這位同學終因為不治,不幸離世。當即,我內心里升騰起一股揮之不去的罪惡感,似乎是我的淡漠促成了一個年輕生命的凋落,它砸在身后,讓我感覺到近在咫尺的悲涼。
我重新翻出那篇眾籌的文章,鄭重地端詳了那個年輕的面龐和堅毅的目光,一字一句地看完了眾籌的信息。
無盡緬懷,背脊發涼。我強烈地感覺到生活的無常,彼時我們同在一所校園求學,此時卻已經是陰陽兩隔。
無常,無論何時何地,都在我們經過的路口,伺機而動。
死亡,無論何人何物,都在我們途經的關隘,虎視眈眈。
可是,我們都太健忘。生活日復一日的平淡里,我們總是習慣用自己的漠然與僥幸去掩蓋生離死別的無常,我們總是假設自己,假設親人,假設朋友,會安然無恙地度過一生。
我們在自己的假設里,渾噩無感,極盡放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過去的二十多年,我一直過的很幸福,生活給予我的一切大體完整。我尚未經歷過刻骨的生老病死,生離死別。身邊的親人朋友都一一健在無虞。
于是,我一定是放肆的,因為我還沒有經歷過殘缺的痛苦。我時常是稀里糊涂的,莽里莽撞的,不活在當下,也把握不了未來。因此,我常常被外來的無常驚醒。然而,生活的平淡將日子拉的好長,別人的傷疤,我總不能感同身受。
去年,失戀給了我重重一擊。這算是我生命里第一次真正意義的“生離”吧。從前越放肆,往后摔得越痛(出來混果然都是要還的)。非常痛,因為始料未及。
我的生活也無常了。
我從來沒有想到我會和尋常的大多數一樣,畢業季,分手。為此,我驕傲了好久,我也會在朋友圈高調作秀。生活在我這里是,從一而終的,是完美無瑕的,這里有永不離開的人,有至死不渝的心。我寧愿相信那些無常只會出現的道聽途說里,在另一個世界,不在我這里。
曾經我硬生生地將自己與這個世界,這里的人群剝離了。前任一個冷冷的轉身,我才發現我一直身在人間煙火里,我也會經歷這些煙火故事里的無常,我不過是普通的大多數,漫漫一生里,會經歷無數次無常的掠奪。
未曾到來的一切,都是無常的。一切都在悄然地變,永恒與完美,是假設。無常才是生活的真相。
如今,我還是會人性,會健忘,會假設排除掉一切無常。今后,會一直是,但是我永遠不能再無節制地放肆了。
上一刻,我還在為了趕時間,催促著妹妹過馬路,僥幸過紅燈,快點跑過那些人群。這一刻,我心悸了,敬畏了。幸好,那個路口一切安然。
上一刻,我還在為畢業與工作發愁,和爸爸在電話里歇斯底里。這一刻,坐在回家的列車上,我想力盡所能去陪伴。父母尚在,是生活無常里最大的幸福。
我們要記得,生活的無常,無孔不入。我們的親人,朋友,我們自己,都是“無常”的靶子。別假設,日子還很長,別假設,無常是別人家的。
生活里的每一次相見都是闊別已久的重逢,每一次分開都可能今生再也不相見。
居安思危,敬畏無常。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