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思維圈
什么是黃金思維圈?所謂黃金思維圈,其實是我們認知世界的方式。我們看問題的方式可以分成三個層面,如果用圖形表示出來,最中心層是”為什么why”, 第二個環是”怎么做how”,最外面的環是”是什么what”。
最里面的why,我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符合我的理念嗎,與我的人生方向有沒有關系,如果有關系,密切程度怎樣;中間層how,如果決定要做這件事,我要采取什么方式,有哪些具體措施,需要哪些資源,現在有哪些資源,完成這件事需要由哪些步驟,如何保證每個步驟按質按量的完成,以及下一步的行動是什么;最外層what, 是現象,成果,具體的事件。
我們大多數人在開始思考問題的時候,根本不是從why出發,而是從具體的what出發。比如,領導安排你通知別人開會,你可能就簡單地去通知別人開會;領導安排你去貼海報,那你就去貼海報。很少有人會想:為什么要讓我去做這件事,要達到的目的是什么?因為這樣最簡單,最符合大腦直覺反應的思考模式。但當你深入思考why的時候,你就會發現答案可能與人之前想的根本就不一樣。
黃金思維圈的最基本應用便是每遇到一件事情,首先問一問:我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有一次為了做群內分享,寫了一篇簡書“跳出低水平勤奮的陷阱”讓木木老師給的意見,老師在講了她的看法之后,問我你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我當時回答,就是為了完成分享的任務。又問你進營的目標是什么,你做這件事與你的目標有關系嗎?答,我的目標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而要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就得有內容啊,寫作應該算與之有關系。后來Alisha又幫我接著挖,你為什么要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其實是你想提升你的自信心。你看,對于“我為什么要做這件事”,當我回答“是為了完成分享任務”時,就是做的 what層面的思考,很淺顯,顯然是沒有挖出深層次的原因,當Alisha幫我挖到是為了提升我的自信心時,那就到了why的層面了,顯然就深刻多了。
我們常說一句話,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就是說看問題很表面,分析問題不深入,不會深入思考。當思維停留在what層面找答案的時候,答案就不會有創新。如果你想要和別人不一樣,在眾多人中脫穎而出,那么你一定要比別人能夠更快更準確地抓住問題的關鍵因素。也就是培養從why層面思考,問“為什么”,一個接一個地問,養成這種習慣,最終獲得深刻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