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信息傳播極快的年頭兒,總有人不知不覺地就紅了,也有人不知不覺就”臭了“,最近地鐵罵人的引起軒然大波的那位小伙兒不就是這樣的主么?
對于這事兒,我的態度是不置一詞。畢竟不知前因,視頻又有局限——但如此罵人肯定是不合適的。此視頻經薛之謙的轉發,名人效應的放大,立刻在微博擴散。輿論傾向那不用說,自然是一邊倒:譴責罵人小伙兒,力挺被欺負的姑娘。網友們個個成了正義的化身。而譴責之語也足見網友們的諷刺功底,可謂殺人不見血,罵人不沾臟。
是啊,近些年,微博除了娛樂,交互的功能,似乎又多了一個功能——伸張正義。人們將政府解決不了或者不想解決的事情發到微博上,引起輿論的關注,通過社會力量,輿論力量,來替自己伸張正義,譬如前些天麗江被砍女子的事件。顯而易見的是,只要引起了輿論關注,不管正義能否真正伸張,結果總比保持沉默來得要好。
這讓我聯想到最近正在讀的書——《教父》。維多·柯里昂獲得尊敬的手段之一,就是憑著自己的“權力”來幫助那些受了委屈而政府和警察又不能或者不愿替他們伸張正義的弱勢群體。在這些弱勢群體眼中,教父是他們的神,也是另一種“法律”——一種專門懲處在政府法律體系下受庇護的人的規則。當然,教父是要求回報的,即在日后某天要求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在我看來,如今我們的微博一定程度上也發揮著教父的職能,而這種看似沒有成本的維權卻有著最難的條件——揭開你的傷疤,在大庭廣眾之下。相信很多人是接受不了這個代價的。而且不是所有人發的微博都能受到廣泛關注,正如不是所有人都能見到教父。可見,微博伸張的正義,比起那些不公,可謂九牛一毛。多少人在求助政府和法院無果以后,只能選擇沉默。
我早已過了憤青的年齡,也明白要想不受委屈,不如自己努力成為一個強者,擺脫弱勢群體。
但是,你變成了強者,也總會有其他人成為弱勢群體。
我認為,毫無疑問,當今這個時代需要微博,需要教父,甚至需要不只一個教父。因為現如今存在著太多的忍氣吞聲,太多的無可奈何,太多的以強凌弱,太多的逍遙法外。我們需要一個教父,去懲罰那殺了人的所謂精神病人,去制裁那施暴的所謂未成年人,去幫助錢權大幕下受欺凌的弱勢群體……
其實,看過書的人都知道,教父也是違法的,是犯罪的,是暴力。
其實,我們真正想要的,只是一個更健全的法律體系,一個更高效的政府,一個真正依法治國的國家。我相信,也可以等。
也只能等。畢竟,這個世界是沒有教父的。
其實,我們想要的不是教父
而是一個不需要“教父”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