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書挑出版社嗎?
我是要挑的,尤其是讀外國文學(xué)作品時,更要仔細挑選。否則,就會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
幾天前在圖書館避暑時邂逅《紅色騎兵軍》,這是前蘇聯(lián)著名作家伊薩克·巴別爾的短篇小說集。
匆匆讀過一部分后,覺得每一篇讀來都令人印象深刻,需要慢慢閱讀,便索性借回家慢慢看。
我看的這本是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由袁琳翻譯的。說實話,這個版本我不太喜歡。因為還沒有讀別的譯本,先不說翻譯的怎樣,就是對鳳凰文藝的出版方式不喜歡。
這本書可以說是很簡陋。它既沒有前言,又沒有后記,既沒有圖書簡介,也沒有譯者、作者介紹。除了小說文本外,其它什么信息都沒有。這就像讀中國古籍的白文,沒有點兒古漢語基礎(chǔ),沒有對古代歷史的起碼了解,想讀懂是非常困難的。
我要是自己買書就決不會買這類應(yīng)付讀者的書。買書還是要看一看出版社的。
在網(wǎng)上查了一下,這也不是大多數(shù)讀者推薦的版本。很多讀者都推薦傅仲選和戴驄的譯本,它們也基本上是幾個大出版社的出品。
我在微信讀書上就看到一個版本很合我心意。它不但有導(dǎo)讀、譯者前言和巴別爾自傳,甚至還收錄了同為前蘇聯(lián)作家的伊利亞·愛倫堡的一篇序言,這是愛倫坡專門為一九五七年在蘇聯(lián)出版的巴別爾選集撰寫的。
讀過這幾篇文章后,我對巴別爾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對一些重點篇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可惜,我眼睛不好,在手機上讀書實在費勁,不一會兒眼睛就又酸又脹,看什么都像隔著一層毛玻璃。無奈,便只好又拿起從圖書館借來的那本繼續(xù)讀下去。
鳳凰文藝出版的這本書就像巴別爾的語言一樣簡潔,不知道是為了省錢還是為了省事。翻開封面,即沒有出版說明,也沒有譯者序,更沒有我特別想看的《巴別爾自傳》。
不知道鳳凰文藝為什么做得如此敷衍,我實在不相信袁琳翻譯完如此優(yōu)秀的作品會無動于衷,連個譯者序也寫不出。對了,我甚至都不知道袁琳是男是女,是什么時代的人和從事什么職業(yè)的。
看來,我離買新書又不遠了。
所以,為了不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讀書還是要先挑一下出版社。可以參考一下網(wǎng)友的推薦,比較一下幾個大出版社的版本。千萬不能為了省點兒小錢或省事隨筆買一本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