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哎喲喂,滿大街都在哭泣GUCCI!
作者簡介:
絲絲入扣,獅子B型,MADE IN 1980s,生長在“我們不和別人比吃穿,我們比學習”的紅旗和棍棒下,后連滾帶爬潛入美女隊伍,沾沾自喜又戰戰兢兢。無感美食,討厭樸素,恐懼勤奮,仇恨丑陋;企圖飽食終日無所事事,迷戀美色。愛一只歷經磨難名叫星期二的詭異土貓,男的。
《It Gril時尚品位100分》豆瓣簡介:
時尚多變,風格永存。什么是時尚?是抓住他人時尚的尾巴?還是做自己的主人?如何尋找適合自己的時尚?還有那些你不知道的品牌故事?《It Gril時尚品位100分》為你一一揭示!鏡子里的是自己,而不是衣服。《It Gril時尚品位100分》通過作者充滿靈氣的俏皮文字向每一個讀者傳輸這樣的理念,衣服只是表達我的心情和態度,如果你只能看見我的衣服,那我寧可脫掉它!復古的五色風馬,時而妖嬈時而典雅的“漁”,長襯衫,大紅裙……里面包裹的是一個隨性女子對于生活的點滴體悟,讓你忍俊不禁又感同身受。同時,你能從中看到自己從時尚的一路走來,看到時尚從八十年代至今的發展歷史。有錢沒錢,你都能夠從中參悟到適合自己的裝扮方式,穿出風格,活出自我,穿出屬于自己的美,不亞于大牌的美,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
目錄:
哎喲喂,滿大街都在哭泣
發型師那點事兒
皮草:我們生下來就是有罪的
撞衫:鮮血淋漓的PK
我心中獵獵作響的五色風馬
戴花的楊二車娜姆
云想衣裳
要里兒要面兒?要瘋狂!——瘋狂折扣現場
花想容
化妝:與自己和解
尋找完美的白襯衫
那些不堪回首的錯誤
內衣:欲語還羞
恨天高
旗袍很憂傷
· · · · · ·
(第一章:LV哎呦喂,滿大街都在哭泣GUCCI!)
我一直想跑到街上去拍不同時間、地點,不同年齡、身份、神態的女人和她們的LV。在講電話的、在買菜的、在親吻的、在抽煙的、在喝奶茶的女人;真的、假的LV。鏡頭要好的,機身也用好的。我在大街上,透過真真假假的LV明白女人心。
首先我們來聽幾個有關LV的故事:
一個男人陪一位年輕美麗的女士在LV店里選了一款最貴的包,付款時男人很紳士地寫了一張支票,店員面有難色,男人笑著說,你是擔心現在兌現不了吧,沒關系,等明天銀行上班了,你兌現后再把包送來。店員當然同意了,恭敬地請男人留下了聯系方式,并保證會及時將包送到。第二天,店員發現此支票竟為一張空頭支票,打電話給男人,通了,男人笑著說,那有什么關系呢,昨晚我們已經上床了,謝謝。
一個上海的女生,被一個大款包養做二奶,本來是不愿意的,這個大款買了7個LV送給她,她就同意了,一個月后被拋棄。帖子出現后,許多上海人就說7個LV才多少錢,撐死不過幾萬,算成小時廉價得很,比坐臺差遠了,比起房子來更不合算,真是虧大了。
似乎很多人知道LV都是從“泰坦尼克號”開始的,據說沉船后有只LV被挖掘出來,雖然外表已經毀壞,里面的東西卻完好如初。比起以上這些巧思妙想然而經不起推敲的故事,我更愿意相信另一個:《時尚芭莎》的主編蘇芒,在十幾年前月工資800元的時候,“我采訪的對象,我所羨慕的人,人人有一個LV,我當時就立下了我人生中第一個宏偉志向——等我有錢了,一定買個LV。1997年,我去王府飯店買了我人生中第一個名牌包。”她計劃了很久終于去王府飯店買了人生中第一件奢侈品LV包,人家問她當時是不是選擇了很久,她說不,因為她已經計劃了太久。后來她有了無數奢侈品包包,但她只記得第一個包的價錢是5700元。
雖然這是一個有著非凡社交手腕和炒作天分的美女,我和大家一樣相信她的“不允許我周圍的人穿秋褲”理論和芙蓉姐姐、雅閣女、鳳姐的理論沒有任何不同,但這個故事我相信是真的。一個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如此熱愛自己的女人,?途是不可限量的。就像人們說的那樣,能欠外債1000萬的人不是一般人。女人要對自己狠,才能對自己好一點兒。即使人們給了她個綽號“秋褲芒”,也并不影響她王后般的傲慢。
LV就這樣出現在“攝影家”陳冠希的取景框里,出現在張柏芝的電影《購物狂》的家中,出現在你的身邊。從來沒有一個品牌被給予如此高的重視,承載如此多的追捧和罵名。LV,成了哎喲喂。
從開始覺得LV老、土、丑,到開始研究到底買Speedy 30還是35;是老花是棋盤格,還是Never Full;歐洲退稅能有多少,國際郵費多少……一個個女人就這樣走上不歸路。現在,只要我出門,如果哪天沒有在大街上見到哎喲喂,那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一天。如果去了西單,光看滿大街的哎喲喂就能一個人樂不可支地消遣一整天。在戲劇性上,普及率同樣居高不下的Gucci比起LV來,在喜感和震撼力上都要差遠了。
想到女人和包的關系,真是好笑。有時候我真驚訝怎么會有那么多的男人不需要包,就像那么多男人把身上所有的東西掏出來只會有三樣:錢包、手機、鑰匙,連包紙巾都沒有。如果一個女人對鞋和包的感情還比不上衣服時,她必然還太年輕,處于敗金的初級階段。
一般情況下,女人在愛上敗金后沒多久,往往在十幾歲最晚二十出頭就會認識到包的重要性。想想你不帶包出去的時候吧,實在是少得可憐,要么你是和媽媽一起出去,要么是和男朋友一起出去,要么你只是捏了一百塊錢去樓下買張充值卡。
但在大部分時間里,你永遠都會帶著一個包包。包會讓女人感到安全,一整天沒有包的手光禿禿的,肩膀沒有了負擔,沒著沒落的,簡直是不可想象。我相信對于大部分女人來講,背著一個包包在大街上走比空著手更自在和好看。
每個人的包里都裝有無限可能,它如影隨形。當你一個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當你在演出的間隙;當你周圍有一堆人,而你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你可以打開你的包作為緩沖,尋找什么,或者什么也不找——誰也不會覺得有什么突兀。
難道只是因為這個,所以人們這么熱衷包包么?
不見得。我想了很久倒覺得可能是包的獨立性在起作用。與衣服、化妝品比,包和身體的距離要疏遠得多,所以相對獨立,因為獨立而自成一派。的確,用什么包和你的身材是否纖長沒有直接關系(當然不是全不相干),和你是否前凸后翹沒有利害關系,和你的肌膚是否吹彈可破也沒有什么了不得的關系。
當你穿著千挑萬選的衣服,涂抹了很多層化妝品,頂著用某種發蠟和卡子維持的發型出現時,你已經是完整的一個整體,包將會以另一個重要的部分與你組合。可包的材質、樣式、大小就是那么個范圍,不可能像衣服那樣千變萬化。
這時候,是品牌大顯身手的時候了。
我曾捫心自問,那個根本就不防盜的小香2.55的牛皮是牛身上的多少分之一?它就真的比好幾頭牛還要值錢?那種黃色斜紋格子的Burberry包,除了米色和黑色還好搭什么?那些廉價的人造革質地有那么好嗎?還有現在滿大街那些大寫的C組成的帆布、配皮組成的Coach,真的沒有人覺得它愚蠢么?至于我們今天的主要話題LV的消費者,的的確確愛的是質量、文化而不是LOGO?
有一次,在遭遇了那天不知道多少個LV后,我憤憤不平,說要是我就只會買那些不帶大寫LOGO但能看出出身的經典款,某男在邊上嗤笑,說那你更虛偽。
我一想也對,那我就不要選經典款,可是當我看見打折店里原價1萬元、打折后5000元的阿瑪尼白包時,突然喪失了購買的興趣。
我心里也明白,很多包,其實并不比食草堂500多元的牛皮包更好看、質量更好,而食草堂比我去麗江束河古鎮買的無名手藝人的無名牛皮包并不高明多少。
然而目前,我一邊開心地背著我買自束河古鎮的簡單牛皮大包,一邊積極地充滿矛盾地醞釀我的第一只奢侈品包。理性和感性在較量,金錢和虛榮在較量,快樂和痛苦在較量。
很多人會說,如果買得起,而此物能帶給我快樂,我為什么不買奢侈品?有人說,背著LV擠公交、地鐵,會很搞笑。有人說,背著LV可以提氣,再普通的衣服,背著一個名貴的包包都會讓人感到精神。
當現實購買力和欲望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時,就有許多仿貨。A貨、超A、外貿正品、1∶1、原廠正品……都是我們聽慣的,價錢從幾十到上萬不等。而以中國現階段的國情而言,一個并不了解品牌的人,不買到假貨也是件挺困難的事。據說北京國貿的LV旗艦店也和假貨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何況山東某五星級酒店呢!席琳?迪翁上海狂掃假LV索賠50萬的消息還在耳邊,北京秀水市場的各小攤?還在上演“Friend,come here,cheap!”的肥皂劇。大批的老外和中國人一起扒拉著經典款。
假LV也有一個著名的故事:
某儒雅的商人正是高仿LV廠商。他買當季的新款LV,細細拆開再一針針原樣縫好。尋找最好的皮革,仔細尋找最接近的線和昂貴的拉鏈來仿造。他說,他做的包是藝術品,他看包只需要摸一摸、聞一聞便可斷定真假。而他做出的成品,他相信專業店員并不能看出破綻。然而,在故事的結尾,他嘆了口氣說,假的永遠真不了。
可現在已經到了真的也像假的的時候了。隨便一個小白領都可能買個幾百或上千元的仿得不錯的LV,或者節衣縮食一段時間都能買個哎喲喂。假假真真,真真假假。這個不可復制的品牌,早已經告別了皇家專用皮革的尊貴,徹底走向了街頭,征服了大眾,又被大眾顛覆。
我還是不能相信仿品能帶來同樣的效果。就像鉆石耳釘的光芒并不比水鉆好,甚至還不如后者,但戴它們的感覺卻有天壤之別一樣。
奢侈品的最高價值就在于昂貴。一旦失去了這一點,它帶來的精神頭、刺激性就全然消失了,它也就立即泯然眾人矣。(2009年寫作,2010年出版)
2018年黃豆芽碎碎念:
時間是怎么樣劃過了我皮膚,只有我自己最清楚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剛小碩畢業,26歲,我覺得26簡直老死了,畢業就意味著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那時候我還住出租屋,但覺得我可懂時尚了,已經在55BBS上混了好幾年,每周都要去逛動物園和西單,一次可以從早逛到天黑,逛好幾幢樓,買好多破爛兒。關鍵是說了奢侈品包的這么多廢話,那時候我還沒買一個萬元包。
現在,MK、COACH成了學生包,屌絲包,花花綠綠的各種輕奢們統治了世界。我已經很偶然見到過蘇芒、曉雪這些主編大人,早早對LV失去興趣。我以各種理由陸陸續續買了些包后,買包已經不算我的人生追求了。不過《欲望都市》里薩曼莎的金句還管用,“當我擁有了鉑金包,就是我功成名就的時候”,其實,買鉑金包容易,擁有與它相配的人生比較難。
我已經逐步實現了菜市場自由——711自由——普通商場自由——大悅城自由,接下來希望能實現部分進口超市自由、進口超市自由和SKP自由。但我已經快35大壽,逛街的極限是一個小樓,對人說話越發沒有耐心,簡潔直接,這和我的審美變化是相似的。十幾歲的時候很喜歡最炫民族風,現在只穿單色。
35歲,我感覺自己不再迷茫,每天諸事繁雜,老公孩子,工作學習,什么都確定要好,時間就很緊張,終于連做無聊的事都沒有時間哈哈哈。事情太多,老記不住瑣事,越來越依賴紙筆和他人協作的力量。
時間是怎么樣劃過了我皮膚,只有我自己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