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為孤島,一書一世界
在艾麗絲島上有一間,也是唯一的一間書店。
這間島上書店是維多利亞風(fēng)格的小屋,門廊上掛著褪色的招牌,上面寫著: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起初在豆瓣書榜上看到《島上書店》這本書排名還不錯,加上名字我個人也很喜歡,抱著好奇心就買回來,零零碎碎地看完,雖說不是一本特別讓人印象深刻的書籍,整個故事情節(jié)沒有那么大起大落。不過每本書都有它獨特的、有用的地方,至少這本書描寫的人性是溫暖的。
島上書店的主人是一個視讀書為人生最大樂趣的男人,尤其喜歡長篇小說,他叫A.J費克里。為了愛情不惜放棄穩(wěn)定工作和妻子妮可在島上開了一間書店。但是妮可懷孕期間不幸在車禍中去世。從此以后A.J一蹶不振,整天借酒消愁,正在變成一個貨真價實的酒鬼,有一天他唯一值錢的《帖木兒》被盜,就在他的人生陷入僵局的時候,一天晚上書店里出現(xiàn)了一個神秘的包袱,拯救了正在陷入絕望中的他。
包袱里有一個小女孩,也是后來A.J的女兒,她叫瑪雅,瑪雅被她媽媽拋棄在書店,因為媽媽想讓她長大了愛讀書,想讓她在一個有書本的地方長大。可是A.J是一個人住,又沒錢,單靠賣書根本養(yǎng)不活一個孩子,連他自己都養(yǎng)不活。不過最后他還是決定自己來撫養(yǎng)瑪雅。瑪雅長大后很喜歡看書寫作,喜歡和大人交流,沒有什么同齡的朋友。過了好幾年,他們家增加了新成員,A.J娶了出版社的圖書銷售員阿米莉婭開始了新的生活。阿米莉婭善解人意、通情達理,為了和A.J在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難,他們彼此相愛,過得很幸福。不幸的是A.J被查出患有絕癥,他們賣掉了《帖木兒》給他治病,手術(shù)一年后去世。
瑪雅的親生爸爸丹尼爾是一個花天酒地的作家,他是伊斯梅(妮可姐姐)的丈夫,除了第一部作品以外再也沒有出版過任何佳作。因為他的不負責(zé)任導(dǎo)致瑪雅的媽媽投河自盡,就算他后來意識到自己在婚姻里面做的混蛋行為可還是本性難改。所以,“出軌只有零次和一萬次兩個區(qū)別”這句話并不是不無道理。
伊斯梅在婚姻生活里受到不少打擊,內(nèi)心孤獨,曾經(jīng)為了維系他和丹尼爾的婚姻關(guān)系,偷走《帖木兒》給了瑪雅的媽媽,讓她把賣掉《帖木兒》的錢拿去生活,不要再來找丹尼爾。即使沒有了瑪雅媽媽,丹尼爾的行為還是一樣讓她對生活充滿絕望,A.J和阿米莉婭結(jié)婚那天,她想要自殺,最后沒有成功,被警察蘭比亞斯拯救。
蘭比亞斯是一個從來不愛讀書的家伙,自從A.J收養(yǎng)瑪雅以后,他總是想找個理由進去書店看看他們相處得怎么樣?他們給他看什么書他就讀什么書,潛移默化中他愛上了閱讀愛上了這間書店。為了給書店增加人氣,每周都會組織同事們來做讀書會。
A.J去世后,阿米莉婭帶著瑪雅離開了小島,去了一個圖書館工作,瑪雅快要高中畢業(yè)。伊斯梅和蘭比亞斯夫婦為了不讓這座小島沒有書店,在經(jīng)濟環(huán)境不好的情況下,他們接手繼續(xù)經(jīng)營著書店。
故事的結(jié)局比較完整,讀者能知道島上這幾個生命緊緊相連的人,他們的生活何去何從。而所有對書和生活的熱愛都周而復(fù)始,愈加洶涌。看完這本書讓我不禁想起這段話:
每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走在荒野,也能自成一色
好的相遇,不是人和人的相遇
而是孤獨和孤獨的相遇,交錯出來的珍惜
愛與被愛的能力、付出與接受的意愿,能拯救陷于絕境中的他們。書本的每一個人在孤獨的時候遇到了另一個人,相互影響,彼此珍惜,他們的世界從此變得不再孤獨。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感到孤獨。不合群的時候、遇到困難身邊沒人幫助的時候、人生迷茫的時候等等,孤獨感有時候也是與生俱來,而心里的灰暗大多來自對未來的恐懼。在你感到孤獨或者迷茫的時候不妨拾起一本書,一本你喜歡的書。可以是《小島書店》,亦或是其他,只要不在孤獨中虛度,慢慢地也許書里會有你要的答案。
閱讀是世界上最低成本的升值方式。
最后,愿我們都能利用獨處的時間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更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