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
? ? ? ? 要經歷多少年,要經歷多少風雨,這條名為鯤的小魚才能慢慢長大,再由鯤化鵬?
? ? ? ? ?“化而為鳥”,在這兒莊子用了一個“化”字?!拔锷^之化,物極謂之變“,就是說新事物產生的過程就是“化”的過程 ; 而舊事物由小到大發展到盛極的過程, 也就是“變”的過程。所以,由小魚到大魚是變,由魚到鳥就是化了。變是化的基礎,化是變的升華。要談化,我們就得先感受一下變。我上學的時候聽老師講過一句:“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而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而日有所虧?!贝禾斓拿纾裉炜词沁@么高,明天看也是這么高,它長沒長?肯定在長,只是我們看不出來。同樣的,每天堅持學習,一天兩天大家也感覺不到你有什么不同。磨刀石大家也見過,今天磨刀明天磨刀后天也磨刀,磨刀石好像永遠都是那個樣,它在消損沒有呢?肯定消損,短時間我們看不出來罷了。但是一年兩年?十年二十年?這個變就會非常顯著了。從“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小變到“別來忽三載,離立如人長”的大變實際就是一個量的積累。
? ? ? ? 而量積累到一定程度還可能發生質變,質變就是化。鯤通過量的積累變得越來越大,大到極至,就有了化鵬的可能。所以,小鯤是不能直接化為大鵬的,就如同雞蛋沒有經過21天,就不能孵出小雞。只有經過量變的積累,到達最適宜的臨界點,然后突破,和以前有了根本不同,才能稱為質變。
? ? ? ? 魚和鳥是完全不同的物種。魚只能生活在水里,永遠無法像鳥一樣在天空自由翱翔。 “化而為鳥”讀起來只是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但從一個物種跨越到另一個物種真的能那么輕松、容易嗎?“化而為鳥”的過程中,鯤到底遭遇了什么?讓我們以上帝視角來看看。
? ? ? ?(畫面N倍速快進)第一根、第二根……一根根羽毛從鯤的身體里瘋狂地長出來,進而遍布全身;身體兩側的魚鰭向兩邊飛速伸展,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長;身體下端靠近魚尾處,有兩個地方不斷凸起,然后撐開,兩只爪子破體而出......
? ? ? ? 而此刻,鯤的呼吸也變得越來越困難,它感覺大海就像是一雙魔爪,在越來越用力地扼住它的喉嚨……它的身體也被四周的海水壓迫得動彈不得。曾經熟悉的環境變得越來越陌生和可怕,心底涌起一個聲音,一遍又一遍地在呼喊:逃,離開這里!越快越好,越遠越好!
? ? ? ? 我想,當時的情景一定很嚇人(我是否有跨界當恐怖片導演的潛質?)。
? ? ? ? 終于,鯤完全化為鳥的形態,它也擁了一個嶄新的名字——鵬。這只鵬仍然是一個龐然大物,其背不知幾千里也,如泰山般巍峨。
? ? ? ? 鯤化為鵬的過程與《易經》乾卦的前四爻頗有些相似:“潛龍勿用”、“見龍在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或躍在淵”。鯤從生下來到長大一直處于潛龍勿用的狀態,而當它長到”不知其幾千里也“時,就見龍在田了。當它化為鳥,但鳥又還沒有離開水面的時候,不正是或躍在淵?那接下來一爻,就該“飛龍在天”了。這只剛剛成為鳥的鵬是否也能順利地一飛沖天呢?我們下一講再接著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