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快遞收貨單
文/塵一粒
我常在當當和亞馬遜買書,每次領取快遞都從未曾留意過包裹上的姓名和地址,即使是朋友的贈書,我也極少會關注收貨單。然而今天早晨,我卻莫名其妙的看了一眼,心中不禁泛起波瀾。
一大早,我在教室里讀外國文學,同學們三三兩兩的走進教室,然后坐定朗讀。怡姑娘進來時,看了我一眼,我看了她一眼。她坐在位置上又看了我一眼,我也又看了她一眼。她開始拉開書包,一邊拉拉鏈一邊看著我,我也一邊讀書一邊看著她。她看我,我以為是我的讀書聲音太大吵到了她,我尷尬地笑了笑,低下頭降低了“開關”。我隱約感受到眼前有一團黑影,抬頭,怡姑娘捧著厚厚的兩摞書站在我跟前。“這是你媽媽用你的閱讀賞金給我們班同學買的書嗎?”我驚訝地問。“嗯!”她把書放到我面前,轉身坐下開始讀語文書。
我看看眼前的兩摞書,看看讀書的怡姑娘。在我低頭要繼續讀書的時候,我不知道是“陳露露”看見了我,還是我看見了“陳露露”?陳露露,快遞收貨單上的名字,我也曾與其有過兩次印象深刻的交流,一次是在去阜陽的農交車上,一次是在我學校的宿舍里(她當時回村里看生病的親戚,說道到學校找我聊了聊。)她的氣質與這個村莊不符,她應該是圖書館里的一本書。當我看到“陳露露”這三個字的時候,心里惚得一絲納悶又豁然開朗。
自九月一號我寫了《再敬300》之后,好友們的打賞作為對怡姑娘【每日讀書好習慣第300天】的獎勵。怡媽當即表示用這筆賞金讓我為教室里的孩子們購書,在我再三的勸說之下才肯收下賞金,并表示教室里采購圖書時要提前告知她,我來定書她來付錢。一個月過去了,我并沒有為教室里的孩子們采購新書,怡媽有些按捺不住,便自行給教室的孩子們買書。可惜,怡媽不會網購!記得那天她在朋友圈自責“笨死了,連本書都買不了!”(大意如此)我留言“有時間到學校,我把購書的操作步驟寫給你。”之后,這事就擱淺了。如果不是今天看到“陳露露”三個字,我恐怕還記不起怡媽買書這件事。
書籍,是怡媽請陳露露幫忙買的,至于他們之間的交流我就不得而知了。
上午第一節課是我的語文,我把厚厚的兩摞書放在講臺前。當我介紹完這一本本圖書的來歷后,怡姑娘伴著教室里孩子們的掌聲把它們放在了教室的書架上。當怡姑娘把書擺好,教室里的掌聲才停了下來。豪和毅還有來說“我的手都拍紅了”,“我的胳膊也酸了。”我說,“因為我在為她抓拍照片。”書籍,閱讀,永遠是我們的底色!我一遍一遍地重復著“閱讀就像我們每天吃飯一樣必要,閱讀就像我們每次呼吸一樣自然。在【每日的午讀】中,在書籍中尋找一個更好的自己,在生活中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讓一本本書籍滋養我們的生命,讓一次次的閱讀點亮我們的心燈。”
課間我跟怡姑娘聊了幾句,她說“我和媽媽每天吃過飯,就是睡覺之前都在讀書。”最近腦子里常常閃現“領讀者”這三個字,我也問什么樣的人才可以稱之為領讀者?也許在怡媽那里,在教室里一位位讀書的家長那里,在教室里一個個孩子那里,在一張快遞收貨單頁里,就是最好的答案。
2017年10月10日?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