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吳有性的《溫疫論》看非典

本文根據(jù)吳有性的《溫疫論》來研究非典,認為非典的病因,傳播方式,臨床癥狀,病程進展均與溫疫相似,吳氏的方藥亦適用于非典早中期的治療。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吳有性,字又可,明末清初著名醫(yī)學家,姑蘇洞庭人,因善治溫疫,著有《溫疫論》而聞名于世。2003年春季,當非典型性傳染性肺炎(下簡稱“非典”)席卷大江南北的時候,筆者重讀《溫疫論》,發(fā)現(xiàn)它對今天的臨床仍具有重要意義。

在吳氏之前,有些醫(yī)家對溫病已有所認識,但在闡述其病因時,總不能脫離外感“六淫”之束縛。對此,吳氏提出了著名的雜氣論。雜氣,是有別于六氣的一種物質(zhì),在《溫疫論》的自序中,他開篇第一句話就否定了六淫致疫的可能性,并認為:“夫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吳有性把這種不同于六淫的異氣稱作“雜氣”,雜氣與普通外感邪氣的不同之處在于:“此氣之來,無論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即與接觸傳染源有關,具有流行性和傳染性。非典以高熱、咳嗽、氣喘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中醫(yī)屬于“溫病”范疇,從它的發(fā)病情況來看,非常符合雜氣的特點,90%以上的人都是通過接觸了患者而被傳染,其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即口鼻而入。他又提到,“其感之深者,中而即發(fā);感之淺者,邪不勝正,未能頓發(fā)。”從報道的資料看,非典的潛伏期為2天至2周,說明有一部分人受邪較輕,在誘因的情況下才發(fā)病。可見,雖然非典是屬于祖國醫(yī)學“溫病”的范疇,但它又有別于我們平時所說的普通的溫熱病,它實際上屬于吳有性所說的“溫疫”。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吳有性認為,溫疫之邪“自口鼻而入,則其所客,內(nèi)不在臟腑,外不在經(jīng)絡,舍于伏膂之內(nèi),去表不遠,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為半表半里,即《內(nèi)經(jīng)·瘧論》所謂橫連募原者也。”因為認為溫疫之邪在半表半里之間,汗之不得,下之不可,只有驅(qū)使邪毒速離募原,“必待其或出表,或入里,然后可導引而去,邪盡方愈”,所以吳氏創(chuàng)立了著名的達原飲與三消飲,達原飲中檳榔、厚樸、草果均為行氣辛烈之品,疏利達邪,芍藥、知母、黃芩養(yǎng)陰清熱,制前藥之性。吳氏認為溫疫進入人體之后,會發(fā)生傳變,他把這種傳變歸納為“九傳”,即向表傳變、向里傳變、或同時向表里傳變、或表里先后傳變,實際上也就是向表和向里傳變,邪氣外潰,出現(xiàn)三陽經(jīng)證,邪氣內(nèi)傳,又會出現(xiàn)里證,對于已經(jīng)出現(xiàn)傳變者,他在達原飲的基礎上,加上一些引邪外出之藥,組成三消飲。如加羌活治太陽經(jīng)的腰背項痛,加葛根治陽明經(jīng)的眉棱骨痛,加柴胡治少陽經(jīng)的口苦、嘔吐、脅痛;加大黃治療里證,使邪氣潰散,表里分消;加生姜、大棗調(diào)和胃氣。從這兩個方的處方原則可以看出,吳氏結(jié)合了八綱和六經(jīng)辨證,從表里和六經(jīng)兩個方向入手,注重邪有出路,因勢利導,達到驅(qū)邪于外的目的。在向表傳變而汗出不徹時,吳氏也使用白虎湯加減以清熱宣透。

非典在臨床上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個期。早中期以熱毒襲肺、濕遏熱阻為病機特征。癥見高熱,或有惡寒;汗出熱不解,頭痛,身痛,肢困;干咳,少痰,或有咽痛;甚或氣促,胸悶,乏力,口干,腹瀉,惡心嘔吐,或脘腹脹滿,或便秘;舌紅,苔白或黃或膩,脈滑數(shù)。治療以清肺解毒,化濕透邪為法,處方多予達原飲、藿樸夏苓湯、三仁湯加減。早中期較短暫,隨即進入極期。極期患者以熱毒壅盛,邪盛正虛,氣陰兩傷,內(nèi)閉外脫為病機特征。癥見高熱不退或開始減退;呼吸困難,憋氣胸悶,喘息氣促;或有干咳,少痰,或痰中帶血;氣短,疲乏無力;口唇紫暗,舌紅或暗紅或絳,苔黃膩或少苔,脈滑。治療上標本兼治,以清熱解毒,化濕涼血,并佐以扶正為法,方以清瘟敗毒飲、王氏清暑益氣湯、白虎湯等加減,并同時給病人燉服西洋參5~10g,紅參5g.恢復期患者以氣陰兩傷,濕熱瘀毒未盡為病機特征。癥見胸悶,氣短,神疲乏力,動則氣喘;或見咳嗽;無發(fā)熱或低熱,自汗,焦慮不安,失眠,納呆,口干咽燥;舌紅少津,舌苔黃或膩,脈象多見沉細無力。以益氣養(yǎng)陰、化濕通絡為法,選用李氏清暑益氣湯或生脈散加減。

從非典的治療概況可以看出,吳氏的達原飲和三消飲適用于非典出現(xiàn)的早中期,雖然他沒有提出溫疫的病機含有濕邪困阻,但達原飲里含有較多行氣藥和辛烈燥濕的藥物,同樣達到驅(qū)除濕邪的目的。而到了疾病的極期,邪熱熾張,達原飲的藥物過于溫燥,因而較少選用,而是使用白虎湯等清涼宣透之品。吳氏關于溫疫的致病特點和病邪的性質(zhì),可謂作了非常精確而詳盡的描述,但從其描述的臨床表現(xiàn)及處方用藥來看,當處于非典發(fā)病的初期和中期,而對極期及恢復期則很少描述,因此也缺乏相應有效的方劑。綜觀非典的臨床進展,早中期接近于風溫,極期和恢復期產(chǎn)生明顯的傷氣傷津表現(xiàn),更類似暑溫,它并不完全符合衛(wèi)氣營血的辨證,因為其后期亦很少熱入營血,產(chǎn)生斑疹出血癥狀等,也不符合三焦的傳變,多數(shù)病人仍然局限于上焦,但有逆?zhèn)餍陌鹕窕枳d語甚至危及生命等重癥,濕邪幾乎貫穿病程始終。但是用治療風溫和暑溫的方法去治療非典,還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筆者認為中醫(yī)藥治療非典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并可能需要創(chuàng)立一種新的辨證方法。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321評論 6 543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559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442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835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581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922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931評論 3 447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096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9,639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374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591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04評論 5 3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789評論 3 34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196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24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22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554評論 2 379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