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看似很簡單卻很難回答的問題。
女票經(jīng)常會問這樣一個問題:在你心目中,我重要還是你媽重要?
類似的問題還有,
面對領(lǐng)導,應不應該實話實說?
關(guān)于寫文章,應不應該堅持日更?
我們把這類問題成為“空頭陷阱”,它是指一個刻意被簡化的、模棱兩可的問題,讓人左右為難,陷入困境。
這類問題看似很簡單,答案二選一,但是,真正回答時卻發(fā)現(xiàn)很難講清楚。
很多事情很難只分黑白,還有大部分的灰色地帶,問題的答案從來都不是那么簡單的。
那我們應該如何巧妙回答這類問題呢?
《故事思維》一書中告訴我們解決的辦法,最能把這件事情說清楚的辦法便是講故事。故事并不意味著多說廢話,它可以很短,一句話也可以成為故事,只要能表達你想表達的意思。
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第一,真實性
只有真實的故事才能對別人產(chǎn)生影響,否則一切免談。保證故事真實性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故事前后一致,即你的所有表達方式都要全方位地步調(diào)一致。
第二,善于用身體語言
口頭語言通常是最蒼白無力的,人們在聽我們講話時,會從其他方面接受足夠多的信息,比如,表情、姿勢、手勢、著裝、眼神、語氣、步調(diào)等等。我們不可能從一個神情落寞的人講的故事中感到積極向上的力量,我們也不會從穿著邋遢的講故事者身上學會注重儀容儀表。
第三,細節(jié)決定成敗
故事的情節(jié)是它的主體,但是細節(jié)更關(guān)乎感覺,感覺和主題并無關(guān)系,卻對我們的思想起決定性作用。如果你決定辦一張健身卡,銷售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室內(nèi)空氣流通情況、浴室的環(huán)境等等都可能成為左右你決策的因素。
第四,適當沉默
安妮特.西蒙斯說沉默是情緒和感覺的擴音器。
合理的節(jié)湊和適當?shù)耐nD會讓故事增色不少,就像視頻中的空鏡頭,別有一種意境。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在麥當勞排隊時,你把手插在口袋里,這樣一聲不響地帶上一秒鐘,你的焦慮相當于10分貝;一聲不響地帶上2秒鐘,你就把焦慮放大到了70-80分貝。
同理,當你在講一個悲傷的故事時,你適當?shù)耐nD,把悲傷的情緒釋放在聽眾心中,恰到好處。
第五,語氣出賣真情實感
語氣是口頭講述最重要的一環(huán),它可以輕易改變你表達的任何信息。同一句話,語氣不同,表達的意思也就不同。因此在講故事之前,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情緒,用最佳的語氣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情緒。
簡單的五條原則并不能教會我們?nèi)绾沃v故事,這是需要一個漫長的實踐過程的。
但是,這可以幫助我們樹立一個故事思維,當我們在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我們會開始注意用講故事的思維去解決它。
在平時生活中,我們也會注意多積累一些有哲理的小故事,或是自己身邊朋友的真實故事。
對于開頭那個問題你是知道如何回答了嗎?
“老媽和老婆誰更重要?”
如果提問者是老媽,你可以給媽媽講一個老婆曾經(jīng)讓你特別感動的事情或是對你情意深重的故事;
如果提問者是老婆,你可以給老婆講一個關(guān)于媽媽對你影響最深,最令你感動的故事;
千萬不要直接、簡單地回答,重要或是不重要,那樣無論如何你都解釋不清楚的。
用一個感人的故事來表達你對她們的情感,另一方感受到你的感動,便會站在你的角度理解你,不再會強求你,分出個高低勝負了。
無尾熊不吃桉樹葉/文
堅持日更,專注成長
關(guān)注我,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