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讀最好的自己,尤其是當媽媽后,有些話總能說到你心里去,比如:“所以將來你做母親以后,要記得,在情緒上,要給孩子無限的支持和認同?!北热纾骸盁o論你多么愛他,多余的擔心就是最差的禮物,不如給他祝福吧!
?我們總是習慣去指責孩子的哭鬧去企圖控制他們的情緒,我們總是以為擔心就是為他們好。
小寶已經養成了一到吃飯就要邊看電視邊喂飯的習慣,我決定要治一治這個毛病。到吃飯的點了,我說小寶過來吃飯了。“媽媽,你幫我打開電視,我想看汪汪隊““”不可以,吃飯的時候不能看電視,吃完飯媽媽可以讓你看三十分鐘”我用正常的語氣堅決的回答。小寶:“我就要看電視,我不吃飯了”‘你可以不吃飯,但是在吃晚飯之前你不可以喝牛奶,不能吃任何東西,除了喝水‘’’接著就開啟了耍賴模式,扯著嗓子扮慘了。很多時候,大人為了給自己省事,便開始妥協了。這次我抱起他對他說:‘媽媽不讓你看電視,你很不高興,對嗎。如果是別人不讓媽媽做喜歡的事情,媽媽也會覺得不開心的。‘’抱了他一會,情緒好像好一點了便放他下來’冷一會,過了幾分鐘,我過去說;‘小寶,可以過來吃飯了嗎。不搭理我。我便也沒理他了,又過了一陣竟然自己主動跑過來坐上凳子吃飯了,雖然沒吃幾口,但起碼是一個好的開始。釋放了他的情緒,媽媽接受了他的情緒并安撫。也知道媽媽定的規則必須要遵守。到晚上的時候,又要在吃飯之前喝牛奶,我溫和而堅決的拒絕了,必須要吃完飯后才能喝牛奶,表達了一些小抗議,便也沒有那么打的排斥。吃完飯后立馬記住自己的承諾給了他一只牛奶。
書中說:‘情緒的支持和認同,只是去接納孩子的情緒,不去阻止或者否定,但行為規矩還是要遵守‘。我曾經陷入過迷茫,全然接受孩子難道就是什么都要順著孩子來嗎,但這句話給了我最佳的注釋?!?br>
當一個智慧的媽媽,需要不斷學習和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