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活動,本文承諾,文章內容為原創,并未在其他平臺發表過。
今天在與一摯友聊天過程中,又不可避免的發生了一些思想的碰撞,大致意思就是“是否有人在乎自己與自己活下去的意義之間的關聯”罷(姑且就讓我如此定義)。她的觀點是無論是否有人在乎自己自己也要活下去,顯而易見,我的觀點即是沒人在乎的話活著是沒多大的意思的。
在這里我也不多說這位摯友的觀點了,我就說說我自己的,首先很抱歉的是我當時并沒有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也沒有進一步的解釋,后來靜下心來想想,在做家務的同時想了想自己想表達的是什么,以及為什么要這么認為,才便自認為算是有了點頭緒,在這里以敲代寫,來草言幾句。
首先,我之前想表達的意思即本文題目,我們到底為誰而活,可能大多數人聽到這一句話的第一反應就是:“當然是為了自己啊!”。但是,這一句“自己”真的單單指代自己個人嗎… 或許這是在學校的十幾年里,受到的老師們的熏陶,從小到大,老師們總是說“你們以為你們學習是為了誰啊,還不是為了你們自己。”諸如此類的話語。當然,有人會問你不是說為什么而活么說學習做什么,學習不就是當下社會“活著”的一個大前提嗎?學習到了一項屬于你的特長技能并將之作為你進入社會的一把鑰匙,并且開始真正的“活著”。
什么是真正的“活著”?這也是我想說的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現實吧,人之所以稱之為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就是人類高度發達的社會性,人并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人從出生開始便與社會接觸,從醫院開始,到家庭,到學校,到你的工作單位,最后又進入醫院,這一個簡短而又繁復的過程,正是人與人之間不可分割的社會性的聯系。
但是說到我們到底為誰而活,即便是一句“為自己”這樣的言語,也并非多么的簡單。如今我還未到十九周歲,但這樣的話語多半從長輩口中聽搗,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多半還沒有多么高多么高的覺悟,而長輩口中的“自己”還真并不是單純的指他自己這一個個體,顯而易見的,這一個“自己”其實指代的是他所在的那個家庭,再高一層的會囊括他的朋友圈子之類。再把眼光放回到公元2017年之前的隨便什么時候,只要是有人存在的年代,上至偉人下至平民,他們是為什么而活,平民還是很簡單樸素,他們活著的意義是為了讓家庭過得更好;那么偉人呢?他們活著的意義則更高,為了國家為了社會為了世界和平。而還有一批真正意義上活著是為了自己的人,他們最后的下場或許不會太差,但也絕對不是太好。
所以我認為,人活著還是要有所信念,諸如守護、再如互相的“在乎”。還是因為有了活著為之努力的人,你現在為之努力的事情,你難道敢矢口否認不是為了某一個人嗎?我們這一代的人為了父母朋友,父母為了孩子和父母的父母,老一輩的人,活著也是為了看著小輩們的成長,如若世上沒有了這些人,那么老者也還有什么東西可以留戀?歸根到底我們活著還是為了守護身邊的人,為了保護身邊的人一生的平安永遠的幸福,所以,為了你心中的那一份執著的守護,為了你所要為之活著的人,奮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