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的時候我報了一個線上英語學習班,每21天一期,到現在為止,我已經學習了七期。總共學了6部英語電影,一本英文書。每天都要線上打卡,每天抄寫10個句子、5個單詞,寫一個小作文,發送一段英文語音。你的搭檔會每天給你點評作業,糾錯。
我的搭檔地瓜,是和我同一期進來的。七月份結束后,我們都決定先暫停兩個月,休整一下。今天他給我發英語語音,告訴我,他被邀請進入英語社群的工作組了。我聽了一怔,為他高興之余,更多的是羞愧,我們是同一期進來的,每天做的作業都一樣,每天都按時打卡,整整七個月,我們都沒缺過一次勤。但這么長時間下來,他的口語發生了質的變化,而我似乎還在原地踏步,沒多大長進。
不過,仔細想一想,他取得的進步都是他的努力換來的,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人的距離其實都是在一點一滴的細小的事情上拉開的,我就是在這些小事里,慢慢地落后于別人。
他是中石化國際公司的員工,石油專業碩士畢業之后,在浩渺無垠的撒哈拉沙漠工作了七年,由此積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北京和武漢都買了房子。我想苦難的環境給予他的更多的是一種韌性、一種精神吧,跟他做搭檔的這半年里,我發現一個人的優秀絕不是偶然的,而是那些品質和堅持帶來的結果,我總結了幾點,他們身上優于常人的精神和勁頭兒。而我因為缺乏這些,所以一步一步地落后于別人。
一、善于管理自己時間的人,也善于管理自己的人生
這點體現最明顯的就是,我的作業每天都是晚上快十二點交的,而他的是每天早上交的。因為他的作息很規律,每天六點前起床,把一天要做的事情列一張清單,然后充分利用早上的這段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然后把作業交了,上班時間就好好工作,下班后,陪他妻子散步,聊天,十點半以前睡覺。生活節奏很規律。
反觀我,經常拖延,不拖到最后就不交作業,習慣性熬夜,然后早上起不來,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
二、堅持這件小事,誰堅持下來誰就是王者
有一期開營前,群主明確說了,每天堅持在微博三件事打卡的,到結營的時候會有獎品,一開始大家都勁頭滿滿,久而久之,因為忘記,因為有事,因為網不好等等原因,到最后堅持下來的人只有地瓜一人。獎品事小,但是從這件小事,我們也可以看出,一個人身上的韌性以及他能夠走多遠。
突然想起了我的韓國語伴。一個帥氣的韓國歐巴,他在韓國是公務員,公司派他中國學習一年漢語。老師組織了中國學生和留學生互幫互助的語伴對子。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都很熱情,常常約了一起學習,我幫他補習漢語,他教我韓語。每次他都會帶漢語課本在咖啡館等我,還會很認真地預習,把不懂的問題圈出來。在平時也會在微信上問我,某句話用中文可不可以這么說。而我在學校的韓語課結束之后,就幾乎沒有再碰過韓語課本,每次去見他,也是匆匆忙忙地拿了一本書就下去了。結果可想而知,他在回國前一個月,高分通過了HSK五級,而我只學會簡單的韓語拼讀。
你看,拉開一個人與另一個人距離的,不僅僅是堅持,還有那份認真的態度。
三、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
《易經》中說,“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p>
意思是說,一個人制定了高目標,最后有可能仍然只達到一個中等的水平,而如果制定了一個中等的目標,最后有可能只能達到低水平。這句話告訴我們,無論是治學還是立事,一定要志存高遠,并為之努力奮斗。
很久以前,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中學時代的佼佼者,上了大學之后,才發現自己在中學里的優秀到了大學的環境中根本不值一提。他不再是那個長居榜首的第一名,于是他告訴自己說,大學里牛人那么多,我只要進入班級前百分之十就可以了。后來進入社會,他發現社會里厲害的人更多,于是他又暗示自己說,我只要做到公司的前百分之二十就很厲害了。
就這樣,他對自己的要求和標準一降再降。最終成為了一個他中學時期最不想成為的碌碌無為的人。
究竟是外面的人太厲害,還是你根本就沒有成為社會上拔尖的那一群人的要求和野心?
我想,多年以后,那個故事里的男生應該有了自己的答案。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習慣性地把自己的不作為歸因于家庭、命運。但其實,靜下心來想一想,你會更加清楚地明白,自己為什么一步一步地落在了別人的后頭。
梅砸原創/轉載請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