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家里發生一件小事。晚飯后,孩兒他媽忙著做家務,我本要享受一下不用刷碗的悠閑時光,可兒子和媽媽發生了一起“戰爭”。
經過是這樣的:
兒子在看動畫片,媳婦說:“兒子別看了,都看了半小時了,再看眼睛就看壞了。”兒子不情不愿的關了電視,估計心里不太愿意,就隨手把遙控器“啪”地扔到了地上。媳婦一看,頓時火冒三丈,扔下手里的活指著兒子說:“你給我撿起來!”兒子倔脾氣也來了,就是不動,媳婦三步并作兩步,一把扯過孩子,“啪啪”就給小屁股兩巴掌,然后又吼道“撿不撿?”兒子淚在眼圈里轉,突然反手打了媽媽一下,媳婦簡直要怒發沖冠了,狠狠給了兒子三巴掌,估計打疼了,兒子開始哇哇大哭,媳婦不依不饒,大聲訓斥了好一陣,又講了一番母慈子孝的大道理才走開。
我過去問:“兒子,你怎么可以打媽媽呢?”兒子反問我:“媽媽可以打我,為什么我不可以打媽媽?”我本要給兒子講解一番父父子子倫理道德,卻突然腦中靈光一閃,把到了嘴邊的話咽了回去——這事兒沒那么簡單!
兒子才5歲,心理很單純,可這單純一問卻問出了個大道理:為啥父母可以打孩子,孩子不能打父母?很多父母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兒子是我生的,我養的,我想咋辦就咋辦,我想咋訓就咋訓,打兩下怎么了?反過來兒子打爹,天誅地滅,那是萬萬不行的!
我倒要問問其中道理。從邏輯來看,大前提是我們都承認一個道理:人人平等,小前提是父母和孩子都是人,結論很顯然: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那么平等的兩個人,憑什么你可以打我,我不能打你?
很多父母說:你這個結論有問題,父母和孩子怎么個平等法?我給他吃、給他穿,一把屎一把尿把他養大,供他讀書,培養成人,付出多少心血,要我和他平等,做不到!我要說:正在讀這篇文章的寶爸寶媽們,如果你是這樣想的,那么你還不配做父母,即使做了父母,也是糊涂父母,不負責任的!
一個人生到世間,不論他1歲還是100歲,只要喘氣,就是一個有著獨立人格的人,沒有人可以無緣無故的支配他,父母也不行!老話說的好:“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就是這樣走過來的,中國人愛小孩,更愛老人。美國人、日本人就不是這樣,他們很愛下一代,可是對于老年人的關心不夠,好多父母把孩子培養大了,孩子就飛走了,養老統統交給政府和社會,自己很少關心的。中國人將來經濟再發展,社會再進步,科技再發達,也不會像美國和日本一樣,羔羊跪乳、烏鴉反哺,這是千百年時光深深刻在我們心中的基本道理。但有個前提:父母要有父母的樣子,父母如果不成體統亂搞,孩子是可以不認的。這一點必須解釋清楚。
很多人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我說這真是一句屁話。相信很多網友都看過BBC拍的《中國老師來了》,里面某老師居然把這句搬到國外去了,還說這是中國文化,我說她只說對一半,應該是中國糟粕文化才全面,不管孔子孟子,誰都不是這么講的。結果英國學生一句:那父母是恐怖分子怎么辦?打的老師臉啪啪響。
天下確有不是的父母。民族英雄鄭成功他爹鄭芝龍就是例子。鄭芝龍享受明朝給的各種優厚待遇,轉頭就投降了滿清,結果到頭來身死族滅。鄭成功看不慣他老子毫無廉恥的行為,說“父不忠則子不孝”,毅然起兵反清復明,收復臺灣,絲毫沒有顧忌他老爹在滿清那邊如何做人,雖然“不孝”,卻成了千古英雄。
再說說漢武帝,他確實雄才大略,做出來不少成績,可是晚年好大喜功,又妄圖修煉成仙長生不老,結果搞出巫蠱大案,太子被迫逃亡后自殺,弄得國疲民困,外加白發人送黑發人,那真是不知做了多少孽才成了他的兒子。可見,熊孩子固然多,混賬父母也不少。
那么,父母真的就不應該打孩子嗎?答案是:該打還得打。反過來,孩子能打父母嗎?答案是:真的不能打。
南懷瑾老先生說過兩句話:“恩里生害,害里生恩”,這兩句話含義很深。恩里生害,說的是父母溺愛孩子,看起來是愛,實際上把孩子害了;害里生恩,說的是父母打孩子,看起來是害,實際上是為了他好,孩子小不懂事,你跟他講不了什么道理,只有先把他的規矩立起來,告訴他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年深日久,孩子總會長大,總會懂其中道理的,打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打要有限度,有所為有所不為,事后還要把道理灌輸給孩子。所以父母教育孩子有理,孩子是不能反擊的。
至于那些打孩子成癮的父母,只會簡單粗暴省自己的事,以為一打了之,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試看天下哪有靠打,把孩子打出燦爛人生的?倒是有不少混賬王幾個蛋把孩子打壞了,打死了,自己也進了班房,豈不悔之晚矣!
總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立身的根基,務須慎之又慎,精益求精,如此,孩子即使不能出人頭地,也不會犯很大錯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