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長沙,不似往年的干燥炎熱,匆匆充斥的是中考、高考云云,在我們大學生一眾中,大多牽涉的便是今年暑假的長短了。
一連幾日的小雨,偶爾來上一場大雨,接著便是艷陽高照,誰也不曾想一場災難的來臨,開始是這么的溫水,六月的湖南成了青蛙,漸漸成了弱勢。
雨不停的下,才開始斷續,也并不大,大家都不以為然,漸漸的,真正的災難來了,連續一兩天的大雨,真正意義的大雨,從一個個小坑開始,到一條條小溪流,然后到江流。
我一直在學校,長沙一所略有些名氣的學校,也不多提。對外界的情況,基本沒人了解,一切訊息都來自網絡,或真或假,都需要自己辯識。我們幾人都有些八卦,有時聊上一會兒,那幾天便聊到了連續不斷的大雨,我們都在猜測,想會不會有事。我們期盼沒事,但實際上我們是擔心有事的,卻以調侃的方式企圖疏散自己的擔心。
在這種略帶試探的,渴望事情不發生的時間中,我們都沒有意識到災難已悄然來臨。在沒有聽到家里打來的電話前,在沒有新聞里隱約顯現著暴雨降臨的家鄉的困境前,我們這些只在回憶里聽說過的98年的大雨的人,又哪曾想這世間真能有這么殘酷的事情發生,在自然面前,我們這些所謂的“知識分子”第一次有些可笑。
從擔心未確到忐忑不安,也只有短短的一天,家里電話、微信一直沒有斷聯系,在那個大家庭群里,看到了之前從未敢設想的洪水場景,甚至在一個視頻里看到一個中年人被洪水沖走的全過程,生命不堪一擊。洪水沖走了污穢,卻帶來了另一層污垢。阿姨發過來的微信圖片里,水已經漫過往日平緩的溪流,房前的稻田成了汪洋,一邊的池塘也早已關不住滿塘的池水。
到了這個時候,沒人在意自己家的稻子,沒人想著自己家還未成熟的蔬菜,哪怕是想著,也早已顧不上太多,人命當前,誰又想著這些東西被水淹了,咋辦?想的也只有這些水不要再漫上來了。再多一點,這地方就包不住了,洪水就要像那猛獸,追著人跑了。
我們還在學校,還在想,咋自己沒回家呢?不然還能湊上一會兒熱鬧,看看這奇觀。現在想來,我們是多么搞笑,還湊熱鬧,我們與那段黑暗時期的憤青有何差別,一樣無知罷了。
死了人,毀了房,家庭被拆散,事業被沖走,這洪水不是暴雨了,是災難。懵懂間,我們終于明白了,剩下的只有無盡的恐慌。那一晚上,湘江的水位再也不能抵擋過久,那一晚上,多少人家里被淹了?這時候,人已經沒了最開始盛氣凌人的自信,已經回到那個信仰的時代,祈求上天的庇佑了。
也許是人類的祈福終于有了作用,也許是老天不忍他的子孫受此磨難,第二天原本的天氣預報暴雨成了入眼的陽光明媚,給這些飽受洪水侵襲的城市喘氣之息。
事后跟同學談起,笑談,人類還是要有點信仰的,在走投無路之際,還有幾分希望。
災后,滿目蒼痍的城市,謠言四起,大家都人心惶惶,這輿論早已不知是如何的真相,從一些去了鄉下的哥哥姐姐那里得知了許多情況,也不知真假,平日里愛逛新聞頭條的姨母,轉發了一條不實新聞被投訴舉報后,也是小心翼翼,對這些消息都不敢再輕易下手。
其實,無論謠言,無論事實,這場災難的結束離不開那些默默在奉獻,默默在幫助的人們,也許不是所有的官員都盡職盡責,但有很多官員真真切切在服務,這些我們都看在眼里……
洪水帶走的是過去,洪水過后的是現在,洪水成往事的是未來。過去也許美好,但現在可以創造,未來可以更美好。
寧鄉,愿寧靜,愿安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