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而優(yōu)則仕”,便有成千上萬的讀書人進軍科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狀元的頭銜則是古代知識分子們夢寐以求的最大愿望?!按猴L(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何等的榮耀。然而,有些人卻因其他方面的成就容易讓人忽視他們的狀元身份。他們便是:王維,柳公權(quán),文天祥。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701—761),字摩潔,太原祁縣人,以詩畫盛名于世。在詩詞方面,王維是盛唐山水詩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與孟浩然合稱“王孟”。尤擅長五言詩,又精于佛學(xué),常融禪理于詩中,獨創(chuàng)一格,故又稱“詩佛”。寫有諸如“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薄靶械剿F處,坐看云起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薄皠窬M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钡让?。在書畫方面,特臻其妙,曾自曰:“宿世謬詞客,前身應(yīng)畫師?!碧K軾贊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又精于音律,可謂博學(xué)多才。
據(jù)《舊唐書》載,王維于唐玄宗開元九年(721),“進士擢第”,摘得狀元頭銜。王維狀元之名,靠其真才實學(xué)所得。然而,這其中仍有一段故事。
開元九年春,新一輪科舉考試又要開始。當時的科舉正處于“薦舉制”向“考選制”的過渡時期,王維聽說公主已經(jīng)向主考官薦舉了一人為狀元,便找到了與公主關(guān)系比較密切的岐王,希望能將自己引薦給公主。岐王知其才學(xué),便讓王維精選幾首詩,又譜了一首新曲,喬裝為宮廷樂師隨之入宮。王維的一曲《郁輪袍》,彈得行云流水,滿座動容,公主更是連連稱奇,大為贊嘆。王維又趁機獻上自己的幾首詩。公主讀了,更為驚嘆:“我早已熟讀這些詩,常以為是古人所留佳作,沒想到會出自你手?”岐王又在一旁說明事情原委,力薦王維。公主便又向主考官推薦王維,稱其為狀元之才。王維這才得償所愿,科舉之中拔得頭籌。
柳公權(quán):心正則筆正
唐朝有兩位大書法家,人稱“顏柳”。“顏”指的是顏真卿,“柳”便是柳公權(quán)了。柳公權(quán)(778—865),字誠懸,金陜西耀縣人,以書法馳名于世。柳公權(quán)初學(xué)王羲之,后又學(xué)虞世南、歐陽詢、顏真卿等書法大家,博采眾長,自成一家。有人贊其書法體勢勁媚,骨力道健。據(jù)《舊唐書》載,“當時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權(quán)手書者,人以為不孝。外夷入貢,皆別署貨幣,曰此購柳書?!笨梢娖溆绊懼?。
柳公權(quán)于唐憲宗元和三年(808)進士及第,得中狀元。柳公權(quán)忠正直言,敢于進諫。有一次,唐穆宗問其用筆心法,柳公權(quán)答道:“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當時的唐穆宗荒廢朝政,柳公權(quán)以筆諫之。
到了唐文宗是,柳公權(quán)仍是不改本色。一日,唐文宗在大臣面前說起生活儉樸之事,覺得自己穿著洗了好幾次的衣服,甚是得意。眾大臣都是一片贊揚之聲,獨柳公權(quán)不說話。唐文宗問其何故,柳公權(quán)說:“皇上應(yīng)當勵精圖治,治國安民。穿洗過幾次的衣服,固然儉樸,但終究是表面上的小節(jié),更不值得在大臣面前炫耀?!碧莆淖跒橹粍樱洫劻珯?quán)“有諍臣風(fēng)采”。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边@句詩乃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文天祥所作。詩中透露的愛國情結(jié)與文人氣節(jié)令人欽佩。
文天祥(1236—1288),于寶祐四年(1256年)考中狀元,時年20歲。該科殿試,主考官贊其考卷“古誼若龜鑒,忠肝如鐵石?!辈贿^,由于元兵的大舉壓境,此時的南宋王朝已在風(fēng)雨飄搖之中。
對于元兵的進犯,文天祥力主抗戰(zhàn)。然而,日益衰敗的南宋王朝節(jié)節(jié)敗退。1278年冬,文天祥在與元將張弘范作戰(zhàn)中,兵敗被俘。張弘范逼迫文天祥勸降宋將張世杰,文天祥說:“我不能保護自己的父母,難道還能教別人也背叛父母嗎?”文天祥將其所作《過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交于張弘范,以明其志。元人將文天祥囚禁了近四年,屢次勸降未果的情況下,將其殺害。妻子在收取文天祥尸體時,在其衣帶中發(fā)現(xiàn)了文天祥留下的一段話:“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xué)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
《宋史》寫到文天祥時,說:“宋三百余年取士之科,莫盛于進士;進士莫盛于倫魁。自天祥死,世之好為高論者,謂科目不足以得偉人,豈其然乎?”偉人文天祥,為人氣節(jié),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