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做社交產品相關,關于“社交+工具”,多說幾句,想到哪說到哪,比較散。社交+工具,和社交+內容是目前社交產品的兩個廣義大方向,脈脈當下氛圍明顯偏向后者,我相信大多數人日常把刷脈脈是當作社區來逛,而不是工具(或者輔助屬性才是工具)。定位工具,就需要抓強需求,需要更具體化,脈脈瞄準(定位)的需求是人脈圈,有需求,但不夠具化。如果說脈脈是給獵頭,新人,企業,創業者用的工具,那么如何匹配使用者之間的信息,讓獵頭能更快的挖到人,新人能更快的找到東家,企業能能更快的找到合適員工,創業者能能更快的找到志同道合伙伴,是脈脈工具化價值最大的體現(互聯網的本質其實就是信息流傳播,工具化就是要么連接原來信息流不通的點,要么就是已有連接點的信息流效率比人家高)。這中間最難解決的就是“準確率”和“效率”問題,非標準化的信息真的很難被量化(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推薦準確率和效率這應該是個行業難題,脈脈作為工具,如何比同業競品更好解決這個難題,大數據?碎片化重組推送?還是更好的算法?社交+內容,這是脈脈當前的氛圍,它已經解決和部分解決了社區產品的幾大關鍵點:垂直化定位、社區氛圍傳達、用戶的原創與交流、價值鏈和價值沉淀。所以在這個方向上,我認為目前脈脈做的要比工具化這個方向好(至少目前是)。但這個方向也有問題不好解決,比如以時間線呈現的內容如何沉淀?如何讓內容展現效率最大化?如何激發用戶原創及信息重組?等等。相比較來說,當前的脈脈在社交+內容的方向上走的比社交+工具更遠,而且用戶氛圍(用戶自運營)也在朝這個方向推動,再加上工具化的行業問題很難解決,所以一直以為脈脈會在內容上發力。所以我對脈脈的建議也是:社交+輕工具化+內容。(做社交+內容,推薦看一下蘑菇街陳琪的FOR模型)最后再提一嘴所謂的“大佬觀點”,大佬不能僅從產品成功者的角度就拿他們的“性格”做例證,而忽略成功者腳下龐大的基數,這不科學。(對喬布斯性格的宣傳,害了多少產品經理和VP?兵熊熊一個,將熊可是熊一窩。。。)做產品,可以認真,但千萬不能任性。
關于脈脈的社交與工具屬性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所經歷的大數據平臺發展史(三):互聯網時代 ? 上篇http://www.infoq.com/cn/arti...
- 以下為本文的大綱目錄:一、什么是工具產品?1、工具產品具體分為哪幾類2、工具產品具體分類以及代表二、工具產品的窘狀...
- 一、加載Geoserver提供的地圖服務 1、新建LoadGeoserverWmsService.html網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