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向來讓人壓抑,有一種五味雜陳的感覺。
與蓋茲比的孤獨產生了共鳴。每天宴會,但是沒有人了解他,大家只是在猜測他殺過人等等。
與蓋茲比的自卑產生了共鳴。他裝成權貴吸引了白富美黛西,后被迫到戰場,到牛津大學,回國后尋找黛西并努力賺錢。
他買了別墅與黛西隔海相望,他不喝酒但他每夜宴會為把黛西和她丈夫吸引來,要見到黛西前他緊張的像個孩子,愛情,是他生命的全部動力。死后沒有人為他送行,除了他的父親。愛情,他默默爭取的愛情,只是他單方面的愛情,在利益面前成了擺設。他和黛西有過令他一輩子難忘的風花雪月,萬般期盼,再次相遇,也抵不過現實的枷鎖,也扛不住生命的考驗。
黛西的笑有一股銅臭味,在道德的試題面前,她得了零蛋。黛西發現丈夫之前的風流事,選擇了搬家,在知道湯姆有情人后生悶氣,在聯系到蓋茲比后,不顧及丈夫的眼光,公然調情。在撞死人后,蓋茲比愿為她頂罪,她沒有任何回應,選擇了和丈夫連夜逃走,甚至蓋茲比死了她都沒有任何回應。
喬丹,一個沒有信用的人,或許是這樣……在告別的時刻,她卻已經和別人訂婚了。
威爾遜,一個勤勤懇懇,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的人。老婆與別人偷情,自己蒙在鼓里,當他發現的時候打算帶著老婆離開這個地方,為此把老婆禁閉起來。
威爾遜夫人,已經對丈夫失去耐心,經常和黛西的丈夫湯姆偷情,被禁閉后,她掙脫禁閉奔向會帶給她自由的黃色汽車,結果被撞死了。
湯姆,一個拈花惹草的小人,有著生意人的奸詐,暗示威爾遜說蓋茲比是威爾遜夫人的情人,而且是蓋茲比撞死了威爾遜夫人,導致威爾遜槍殺了蓋茲比。
宴會群眾,從普通民眾到明星大腕,參加蓋茲比只是為了排遣生活而已,他們一邊宴會,一邊猜測著蓋茲比的壞話,在蓋茲比死后,大家消失的無影無蹤,就像從未出現過。
蓋茲比的別墅,從夜夜笙簫到停止宴會,再到雜草叢生,跟大自然其他的輪回沒有什么特別之處。
讀過之后,反思了一遍什么是親情?什么是友情?什么是愛情?什么是人性?什么是輪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嗎?人生到底該追求些什么?
每次讀小說結局都是糾結的,讀完這本書,覺得親情是最大的財富,會對你不離不棄;友情的難點在于你怎么知道那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友情;愛情,真的需要特別的緣分,兩情相悅,長長久久到底需要多幸運?那些互相將就,單方面付出的愛情,遍地都是……而那個你選擇的人確有可能要陪伴你一生。
人性是冷漠的,至少本書中描述的上流社會的有錢人是冷漠的。上面刻畫的幾個人物,我們可以像看電視劇一樣評論,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誰是主角,誰是配角,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卻難以避免獨善其身。以上人物體現了冷漠的人性,也像鏡子一樣反射出尷尬的我們,那些性格特點正是我們每一個人性格的組成。
如何活出自己的故事,作者卻無情的甩給了我們自己。
"so we best on,boats against the curewnt,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