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年過三十,而心已不惑。之所以回顧這二十年來的與這個時代同步的點滴,源于對中國電子商務20年發展經歷的感觸,以此紀念我終將拋棄的電子商務專業。
1997.那年,我初中畢業了,香港也回歸了。這是一個流行武俠小說的花季,古龍、金庸、梁羽生等武俠小說在校園盛行。誰要是沒讀過幾本武俠小說,他的花季就從來沒有綻放。上高中也開始流行起來,很多同齡人步入了高中校園。青春在記憶中奔放出來,諸如,流行歌曲、言情小說、武俠小說、VCD、錄像廳、露天電影等。整個時代充滿了文化的味道,于是,寫作也成了80后一代的喜好。文學的種子從這個時候開始,逐漸在心里發芽,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寫作自此開始如影隨形,以日記記載為主,武俠創作《追風劍俠》(手稿現已遺失)開始。這一年,我第一次接觸電腦,當時仍舊是5寸軟盤啟動。
1998.那年,我第一次出遠門,途徑紅寺堡、中寧、吳忠、銀川等地。這個時代,VCD和彩電開始入戶,卡拉OK盛行,電影開啟了影碟模式,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泳裝少女的卡拉OK,港臺歌曲流行。磁帶、復讀機、隨聲聽流入校園。
1999.這一年,我上高二學文科,在文學、政治、歷史方面不斷學習,對唐詩、宋詞、元曲逐漸產生濃厚興趣,在文學作品中主要圍繞著青春和愛情。文字創作《異樣生活》起稿,日記主要以詩歌、散文為載體。這一年,認識了幾個要好的志同道合的兄弟們。隨著流行歌曲的盛行,從聽歌、唱歌到吹口琴、笛子成了一種文學之外的娛樂。這一年,電腦變成了win95,開始有了鼠標。
2000.千禧之年,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年份。與兄弟姐妹們可以把酒言歡、通宵達旦。縣城的街道上偶有幾家網吧、麻將機等。在這個時代,吃幾串肉串,喝一罐健力寶,那是一種多么奢侈的生活。
2001.大學開始,電子商務成了我的專業,電腦成了我的老婆。這一年,QQ、淘寶逐漸走入我的互聯網生涯。這個時代,家庭上網靠著電話線連接,很多電腦都是孤島,上網是一種奢侈的生活。于是,網吧盛行,上夜網、聊天室、網絡游戲逐漸流行。這一年,我喜歡上了《奇跡》。
2002.我擁有了第一臺個人電腦,曾經無數個深夜,時間都在系統重裝中度過。隨著專業的學習,制作網頁、設計個人主頁成了熬夜的緣由。這個時代,電腦游戲開始流行,紅警、反恐精英等入侵校園。這一年,我中斷了手寫日記,進入了作品電子化時代。那時,儲存主要靠3.5寸的軟盤。
2003.BB機、手機、小靈通開始流行,諾基亞是一個標志性的產物。周杰倫的歌在校園里興起,80后作家興起。閱讀從紙質書本過度到了網頁瀏覽,文學網站、文學社區盛行。
2004.實習開始,所學電子商務知識走入實踐階段,網頁制作學有所用,企業網站開始逐漸流行。這一年,視頻聊天興起,網戀成了一個新名詞。
2005.畢業那年,電話普及,手機逐漸入戶,光纖網絡接入依舊停留在網吧階段。短信、彩信成了人們交流的主要載體,酒吧、網吧、洗浴中心成了主要娛樂場所。電子政務成了一個稀有的名稱。
2006.這一年,第二次遠行,途徑廣州、深圳。電子商務從這里真正開始,創立了個人網站,深入研究搜索引擎。易管天下成了網名,一直沿用至今。這一年,是個人電子商務技能和水平深入學習階段,也是文字寫作盛產的一年,短篇小說集《青春如夢》完稿,詩歌整理成冊。
2007.發達地區的電子商務發展突飛猛進,綜合信息網、廣告聯盟、百度搜索、競價排名等不斷興起,網上支付崛起。我以一技之長能在電子商務的邊緣謀生,支付寶成了主要收支工具。
2008.奧運之年,4M寬帶入戶,網購群體逐漸壯大。這一年,我擁有第一臺筆記本電腦,電子商務、文字寫作成了我多年來唯一保留下來的喜好與習慣。
2009.這是個人職業轉型的關鍵階段,在這個時代,80后一代逐漸成了社會底層最核心的勞動力,隨著成家立業的潮流,物價上漲,房價上漲。網絡寬帶入戶,電腦入戶,手機普及,網吧開始蕭條,90后開始逐步步入社會。我和我的學生們一起奮斗在電子商務領域中,不斷學習和研究。
2010.這年80、90后合力成為社會勞動力,全國電子商務爆炸式發展,網購群體逐漸增多,網站數量暴增,良莠不齊。隨之而來的網絡詐騙、網絡非法活動開始猖獗,網絡安全與物流產業成了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淘寶異軍突起,成為當前最主流的購物網站,花樣層出不窮,團購成了一個熱門的名稱。這一年,我在自娛自樂的研究各類網站源碼和服務器架設。
2011.這一年,支付寶成為一支獨秀,霸占了一大半以上的市場份額。同時,人們的生活為此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生活中現金流通逐漸變少。這一年,我和我的同志們奮斗在創建示范校的過程中,加班加點,同時,對職業教育的理解變得越來越深刻。
2012.天貓崛起,百度、騰訊不斷發力,雙十一成了專用名稱,BAT開始不斷擴張,吞并各類網站。隨著第一代智能手機的逐步普及,3G一時聲名鵲起,蘋果深受追捧,同時,國產手機不甘落后。隨著移動互聯網迅速發展,移動支付呼之欲出,網上支付不斷高效便捷。微博成了人們獲取碎片化知識的主要途徑。這一年,我依然在工作中奮斗著,在QQ空間寫日志,也成了一種業余娛樂的習慣。
2013.微信崛起,自此朋友圈形成。二維碼、微商在電子商務領域衍生出來。支付寶推出余額寶,激起了一場互聯網金融的變革,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公司。微信和支付寶成了人們生活中必備的兩種支付方式。這一年,支付寶可以便利的購買火車票,春運排隊購票變得沒有以前那么緊張了。
2014.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不斷被人們熟知,這個時代進入了寶時代,各種寶產品一時興起。互聯網三足鼎立,形成BAT格局。這一年,互聯網金融成了熱門話題,普惠金融深入發展,并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刷臉成了一種趨勢。電子商務領域隨著各種技術的發展而迅速發展,O2O成了一個新詞。互聯網商業前景廣闊,競爭激烈。電子商務開始激起了不發達地區城市、農村商戶的強烈興趣。這一年,我和電商的情緣也到了一種高峰。我認識了一群對電商非常感興趣的朋友,這個小城市終于刮起了電商風。這一年,我跳進了數據挖掘的漩渦,開始向著計算機技術方向深入學習。
2015.這一年,國產智能手機種類越來越多,小米、華為、歐派、維沃等國產手機與蘋果進行一場廝殺。這一年,是個人職業生涯和工作的轉折點,我和教育信息化聯系在一起。從電子商務到教育信息化,歸根結底是時代發展的趨勢,互聯網+各行各業開始繁榮鼎盛。云計算概念盛行,阿里云、百度云、騰訊云、亞馬遜云等又開始了一場云市場的角逐。網絡支付覆蓋生活中的各個角落,小城市也進了一種掃碼支付時代,向著無現金城市前進著,微信紅包成為熱門的話題。這一年,我開始奮斗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智慧城市、云校園、云政務等成了一個新概念,跨境電商、一帶一路興起。
2016.這一年,人工智能崛起,機器人成為一個科技領域的熱門話題,無人機、無人駕駛逐漸被人們熟悉。手機QQ、手機支付寶、微信用戶群體猛增,進入人人微信時代。同時,網絡上索要紅包的乞丐也出現了職業狀態。這一年,我與相戀多年的文學終于誕下一子,取名:《幸福若海》
2017.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電商領域更新速度驚人。這一年,一邊在工作中不斷思考未來,一邊在文字創作道路上不斷學習,而與電子商務別久情疏。這一年,我熱衷于我的朋友圈,而淡出了電商圈。電子商務對我來說已經不再是所學的專業,而逐漸融進了我的生活。
如今,制造業、零售業、服務業、金融業、農業等各個領域廣泛開展互聯網化。人們足不出戶,便可各取所需。
正如概念闡述:通過信息技術網絡從事的一切商務活動。這樣的時代,正是互聯網+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