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很忙。
忙于工作,忙于生活。每天光是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已經精疲力盡了。
作為人類,我們又總是渴望被關注,渴望被愛。要是在遠古時代,我們如果像現在這樣離群索居,可能早就餓死了。但是現在不會,科技的發展給了我們每一個人變成死宅的理由和動因。
我們守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在互聯網上偷窺著他人的生活,然后將它們幻想成自己的。
我們大部分人拍照是因為對生活的熱愛,想要記錄下自己身邊發生的一切,而并非是對于藝術的幻想。我們喜歡這種凍結時間的方式,中意反光板抬起時的「咔嚓」一聲清脆的響聲。大部分人都是業余的,而業余這個詞的英文 「amateur」 來自于拉丁文的 「amator」,意思是某人為了愛而去做某事。
作為一名業余者,意味著我們做這一切都不會得到任何報酬,一切僅僅是因為熱愛,但是這并不表示我們做的不好。
社交網絡的出現,讓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將自己的作品上傳到互聯網,接受(可能)成千上萬人的審視,但是另一方面,它又讓我們開始主動審視自己的作品,過去我們所拍攝的一切都是為了表達自我,是對生活的記錄,而現在,我們更多的是希望得到觀眾的關注和贊賞,為了獲得點贊,為了獲得更多的粉絲。
選擇使用用影像來記錄生活,很大一方面是因為它很容易,相比于繪畫或者其他藝術形式,攝影是最簡單快捷復制現實的方式,拍攝者們僅僅一個按動快門的動作,就固定了眼前的一幅景象。
在沒有社交網絡的那些年(同樣智能手機還沒有得到發展,攝影器材依然是昂貴的,攝影依然是有門檻的),照片的分享傳播僅僅是日常生活圈子里的一些親朋好友。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攝影是自我追求的一種載體,我們努力讓自己拍的更好,在胡亂按了一陣快門之后,我們開始研究構圖,開始研究光線,開始使用微距或者其他看起來很有「技術」的拍攝方法。
但是當社交網絡橫空出世,智能手機的發展使得人人都擁有可以拍照的設備,攝影不再有門檻。攝影變成了一個單純的數字游戲,我們開始希望讓更多的人看到我們照片,于是我們開始拍攝可能能夠吸引更多人的影像,漸漸的,我們忘記了自己究竟想要拍什么。
你擁有了越來越多的粉絲,你發的每一張照片(確實)有成千上萬的人可以看見的時候,責任就變成了壓力。你想要拍攝更多精美的照片來「取悅」你的粉絲,你想要更多的點贊更多的轉發更多的粉絲。
什么時候是個盡頭?就像問你什么時候能賺夠錢?沒有盡頭!
想想自己當初為什么要拍照。
是為了獲得更多的關注?是為了讓照片提升你的精神生活?還是為了在日常生活中找尋更多的美好?
如果自己忘卻了初心,可以嘗試一下暫時離開社交網絡,停止上傳照片,一天,或者一周,或者一個月,并不是讓你永遠停止,只是暫時離開一下,在這個時間,再去拍照,只是單純的享受拍照帶給你的樂趣。
當一個孩子拿著相機拍照的時候,他們根本不會想到要把照片發到朋友圈或者 Ins,他們根本不關心誰給他們點贊,他們只是想要拍照片。他們將拍照當成一個游戲,僅僅是為了拍而拍。
我覺得我們(業余者)也應該像這樣,為了拍照而拍照。攝影的最終目標并不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點贊,而是為了擁有拍照的特權。
畢加索說過,「我們都是天生的藝術家,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
可當我們漸漸老去時,我們如何將這份純真的藝術留在我們的生命里。
我們永遠不能像 本杰明巴頓 那樣,倒著走完一生,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越來越純粹,越來越有創意。
不幸的是,純粹似乎正在離我們越來越遠。
雖然我們都是長不大的孩子,但是生活卻將我們磨練成了自己最不想看到的模樣。
我們都很忙。
此文僅僅是說像我一樣的業余拍攝者,請各位專業攝影師不要對座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