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由“毌丘儉謀反案”中,兒媳和出嫁孫女的命運,再次體會到“判例法”的優越性。
2、媽媽和老婆同時落水,先救哪個?標準答案:先救媽媽。如果反過來問女人,答案就是先救丈夫。——規則是精英制定的,故以自我為中心,就是標準答案。
3、今日知識點:連坐的范圍要如何劃定,服制是重要的依據;女人的“三從”意味著家族認同的轉換;儒家之所以最重視喪禮,因為喪禮最有凝聚宗族、規范個人角色的意義;“五服”的劃分標準是:關系越近,喪服越破,服喪時間越長。
4、今日思考:現在留給你一個有難度的問題:如果一個女人的未婚夫死了,那么她該服哪種規格的喪呢?問題還可以更進一步:如果這個女人自殺殉未婚夫,那么,她到底算貞潔還是淫蕩呢?
答:根據“三從”原則,女孩子沒出嫁的時候,爸爸最大,等出了嫁,丈夫最大,等丈夫死了,兒子最大。爸爸、丈夫和兒子不能同時最大。
如果一個女人的未婚夫死了,那么她該服哪種規格的喪呢?
肯定不是斬衰(cuī)。具體是齊衰、大功、小功、緦(sī)麻,可能又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如果這個女人自殺殉未婚夫,那么,她到底算貞潔還是淫蕩呢?
不能一概而論,要看雙方家庭其時的社會地位而定吧?!(呵呵,感覺古人的變通思維,是超出咱們的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