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時候,在親戚家做客,嫂子家有一個小女孩,剛剛5歲,大眼睛,很可愛。
中午吃飯的時候,小侄女兒大概是不太餓,所以不怎么吃飯。嫂子就把她抱在懷里喂飯,喂一勺子,訓斥一句,“你看人家XX吃的多胖,你就不好好吃飯!”“快點咽了,別只嚼不咽!”
小侄女兒小小的,瘦瘦的,低著頭,無助的被媽媽抱在懷里,聽著訓斥??粗f般委屈又無力反抗的樣子,我實在忍不住了,就說:“她不吃就是不餓,你們別逼著她吃飯了”。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里,父母和子女從來都不是平等關系,而是等級關系。父母不管做什么,就算打孩子罵孩子都是正確的。很多父母認為,他們給了兒女生命,兒女就欠他們的,孩子就應該一輩子對此感恩戴德,就應該無條件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兒女就是他們的私有財產可以被隨意處置。
感恩父母這事兒是應該的,但我今天想談談父母之惡。
說起父母之惡,主要有三點:生育偉大光榮正確;養而無教;裹挾子女自由。
很多父母總把自己生育孩子這件事無限放大,他們不把給予生命這件事當作自己人生的一個選擇,而是當作對另一個生命的施舍,然后覺得自己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并迫切的想從中得到一些好處。如果這種愿望稍稍受挫,他們就怒不可揭的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指責那個新的弱小的生命,“我生了你,你竟然還XXXX”。
其實就生養子女這件事而言,所有動物都會做,并沒有什么了不起。人類生孩子和其他普通動物一樣,純屬為了留存自己的基因。而且,普通動物的父母從來不會要求自己的孩子去贍養孝順自己,而是在孩子成年后給予孩子自由。但我們的父母不這樣,“我生了你你就應該孝順我”“我生了你你就應該聽我的話”。所以,僅從這一點上看,人類的父母可以說是連普通動物都不如。
此外,就給予生命這一點,人類父母不但絲毫沒有比其他動物更高尚的地方,而且人的欲望還不分四季,始終處于蠢蠢欲動的狀態。所以很多子女的出生只不過是滿足他們個人私欲的副產品。
所以我說,生育子女不過是父母生物本能和生理本能的產物,并不是什么偉大光榮正確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而且很多父母自己也說了,養兒就是防老。但是養兒防老這件事也很逗,這么公然的利用別人還如此理直氣壯真是少見。而且一旦你不讓他們利用你的目的達成,他們竟然反過頭來罵你不孝,而全然忘記自己的動機是否有問題。
所以僅憑生孩子這一點,絕對不足以把人類的父母和動物的父母區分開來。如果一定要做出區分(請理解我無中生有的痛苦,為了給人類父母點顏面,我盡力了),大概是因為人不但生養孩子,而且教育孩子。當然我不能說其他動物就不教育自己的孩子,這顯然不正確。但是考慮到育人工程的復雜性和長久性(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勉強依據這一點把人類父母和動物父母區分開來。
孔子說,三十而立。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在三十歲的時候要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這句話和結婚沒什么關系,而且我也相信孔子這類聰明人絕不會說出人應該在三十歲之前結婚這樣的傻逼話。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不要說三十歲了,他們可能至死頭腦都是愚鈍的,終身不知如何做事做人,整天在混沌中生活。真的很難想象他們有教育子女的意識。即便有意識,他們也不俱備這樣的能力。所以,與很多父母談教育子女,無異于對牛彈琴;要求很多父母教育子女,實在是強人所難。
要討論教育子女這件事,就必須把父母分成:受過良好教育的父母(包括自學自省)和沒受過良好教育的父母(包括學而不思則罔)兩類。整體來看,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生育率越低,反之亦然。有很多原因導致這一現象,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越能意識到教育子女任務重大,所以為了對孩子負責任,她們很謹慎生孩子。但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并沒這方面的意識,在他們有限的頭腦里認為養育子女就是給吃給喝,如是而已。因此,他們在生育子女這件事上更為草率,也傾向于生養更多的孩子。而教育子女這件事,對不起,這件事已經超出他們的理解范圍了。
所以,他們“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打你都是為你好”“不打不成才”“打是親罵是愛”“棍棒之下出孝子”。
當然了,這種行為上的暴力還是顯而易見,但對孩子傷害更深的是精神上的暴力。很多父母對孩子從來沒有鼓勵和認可,而是無休止的訓斥、否定以及各種語言上的傷害,“你怎么這么沒出息啊”,“你看看人家某某某,再看看你自己”,“看看你那豬腦子”,“早知道就不生你了”等等。
此外,父母還有一種隱藏很深的精神暴力,那就是落井下石。但凡孩子們做點什么事兒,成功固然好,可如果事情失敗,第一個站出來落井下石的很可能就是父母。“早就告訴你怎樣怎樣,你就是不聽,看,現在好了吧”。
很多時候,在我們最脆弱最需要港灣的時候,我們最怕見的人是父母,最怕回到的地方是自己的家。因為你知道等待你的往往不是安慰和支持,而是冷嘲熱諷,再在傷口上撒一把鹽。
所以,我覺得中國最需要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是兩個群體:一個是父母,一個是老師。這兩個群體作惡多端,但是我們的文化默認了他們施暴的合理性。
如果說養而無教是普遍現象,那么在那些稍微有些教育意識的父母那里,問題也依舊多多。
真正成熟的父母在對待孩子是否“有出息”這件事上更加寬容,他們已經通過努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并不需要通過孩子去補償自己生命的缺失,更能“容忍”孩子做一個普通人。但很多沒什么精神生活或在現實生活中沒太大成就的父母,長期生活不盡如人意,就迫切的想讓孩子出人頭地,替他們揚眉吐氣。這樣的父母把全家人的注意力和壓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萬萬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平凡的人。
以前看天龍八部,發現慕容復的人生悲劇其實多半是爹坑的。生活中坑爹的事屢見不鮮,但爹坑兒女的事其實也很多,我們之所以不留意是因為這些事隱藏的很深,而且當事人也有某種“正當理由”。最常見的坑兒行為就是急切的希望孩子光宗耀祖/有出息,搞的孩子一輩子身上都有一種苦大仇深的氣質,難以輕松自在的生活。而且,如果一旦孩子的表現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他們便會惡語相加,幾乎恨不得把人生全部的失望都投放到孩子身上。
我爹以前經常語重心長的告訴我要努力要光宗耀族,每次我都被嚇的兩股戰戰幾欲先走,然后裝作很自責的告訴他,我天資愚笨,難堪大任,要不還是您自己來好了。后來他發現我果然爛泥扶不上墻,最近幾年就不提這事了。
盡管父母有各種不是,但百善孝為先。父母有錯,但我們不能因此不孝。可是孝順父母最大的問題不在于孝,而在于順。孝順孝順,順才是孝,不順則是不孝。這種邏輯就是你要無條件的順從自己的父母,哪怕他們的要求并不合理。違背他們就是逆子。逆子這個詞也很有意思,違背別人的意志就要淪落到被口誅筆伐的地步,哪怕你是對的。
對很多父母來說,對錯不重要,服從才是孝順。
經常有人說,自己和父母之間有代溝。其實,毫不客氣的說,這種代溝根本不是因為年齡差距而產生的溝通不能,而是因為教育見識視野的不同而導致的判斷上的差別。
這世界上根本沒有代溝,有的只是兩個世界的人無法溝通。
當然了,溝通不能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大家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就好了。然而你作為父母的私有財產,他們斷然不會放棄支配你的權力。
人性自私的本質決定了父母會有意無意通過對孩子施加影響,來達到他們自身的目的。
比如父母會經常逼孩子結婚?!澳阋s緊結婚,等你結了婚,不管過的好不好,我們都不管你了,也就放心了”。父母為了自己能夠安心,為了完成“交代子女”的任務,為了自己能夠在鄉親鄰里中間有面子,根本不管你是否做好步入婚姻的準備,是否能在婚姻中得到幸福。所以,無論父母打著什么為你好的旗號,本質上都是為了他們自己利益而已,這種利益可能是物質上的,但更可能是精神上的。對于孩子來說,必須清楚的一點是:冷暖自知。很多人會慫恿你做某件事,但他們最終不會也不能替你承擔后果。一切后果只能自己承受。
人和政府一樣,具有擴張權力的本性。權力的擴張直到遇到邊界為止。所以人際交往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劃清底線,就像動物通過撒尿標識自己的領地一樣。不標明底線的后果就是:你的自由明存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