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有句話:“不要怕被別人利用,被人利用說明還有利用的價值。”
是不是這樣?
如果誰都不利用你,你的價值在哪?
老板不利用你了,誰給你開工資?
被越多人利用,說明價值越大。這么多開淘寶店的都在利用馬云,很多人去淘寶買東西也在利用馬云,他被很多人利用,價值也就很大。
我們為什么要利用別人?
取長補短,為我所用,通過利用別人,讓自己生活便利。
那么,怎樣才能利用別人呢?
前提是,發現別人有可用的地方,也就是優點和長處。
每個人都有優點,也有缺點,
那么我們是看優點還是缺點呢?
主要看優點。
為什么?
首先,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如果因為有缺點而不用,那么天底下就找不到可用之人。
其次,也是最主要的,我們和別人接觸,只是一方面,根本不需要對方是完人,只需要他有可合作的一面就可以了。
看人看優點,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思維方式。
比如豬、驢、馬三種動物,我們可以說,馬不好,因為它沒驢能干活;驢也不好,它不如豬好吃;豬也不好,它沒馬跑得快。
這是事實嗎?
是的,但是如果這樣看,這三種動物沒一個能用。
換一種角度呢?需要代步,用馬;需要干活,用驢;要解饞了,殺豬。
各得其所。
我們和人相處,不是為了給別人挑毛病,別人有什么缺點,和我們沒一毛錢關系。
真正和我們有關系的是他的長處,這是我們能利用的地方,比如一個人技術好,工作能力強,他是否吃飯吧咂嘴,睡覺打呼嚕,又有什么關系呢?
所以,人際交往的著眼點是別人的長處,因為這個對我們有用,別總盯著別人的缺點,和我們沒關系。
同樣,對自己,主要也是看優點。
我們在社會立足,比的是誰有優點,而不是誰沒有缺點。
最明顯的例子,農村的光棍漢,往往都是一些老實巴交的人,就是娶不到媳婦,為什么?
雖然他們沒有明顯缺點,可是也沒啥優點,誰愿意跟他呢?
相反,有些在多數人眼中游手好閑不務正業的人,身邊不缺女人。他們雖然有缺點,可是也有優點,憑著優點就有人愿意跟他過。
所以,別總盯著自己的缺點不放,重點應該是看看自己有哪些優點,如何發揮出來,這樣才能體現自身價值。
春秋時期,齊桓公剛剛繼位,他的老師鮑叔牙極力舉薦管仲出任相國,經過一番周折,齊桓公拜相管仲。
他對管仲說,我這人啊,有三個缺點,好喝酒,好色,好玩,恐怕難成大事。
管仲說,這都不是事。
齊桓公說,不對啊,我老師鮑叔牙因為這些事情罵過我很多次,說我們沒出息,你為啥說沒事呢?
管仲說,作為一個國王,知人善任就夠了,能做到這點,足以稱霸,其他不重要。
齊桓公說,好吧,從今以后你就是我干爹(仲父),齊國的事交給你,我玩去了。
后來呢,齊國在管仲治理下,一匡天下,九合諸侯,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管仲和鮑叔牙的區別在于思維角度,鮑叔牙君子也,然而對人求全責備,弄得齊桓公很自卑。
管仲則不同,他只看人的一面,作為一個君王,只要能知人善任,把國家治理好就可以了,至于他是否愛喝酒、是否好色,對國家沒有什么影響,為什么還要管呢?
無論是對別人還是自己,不要面面俱到,什么都好,做不到,也沒必要。
一個人,優點和缺點并存,著眼點在優點,這樣別人才能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