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巔峰體驗的時刻? 讓我想起15年前讀MBA時,去美國上最后一門課并參加畢業典禮時的場景。
這最后一門課是商戰模擬課,兩個班的MBA分成一共8個小組,每組5位成員,我和另外兩個中國女孩與一位老美,一位英國人分成一組,這一批一共40個人,就我們三個中國人,被分在了一組。 美國人是一家大型工廠的總經理,所以被我們推舉為CEO,我們其他四人各自但任不同部門的負責人,組成一家企業的管理層,在下來的5天內與其他7家公司進行競爭,最后根據市場占有率,財務等指標看哪家公司獲勝。在游戲過程中,企業會經歷創立成長,全球擴張,銀行融資,成本競爭,聯盟收購等階段,各個小組在各自的小會議室里研究,討論,對公司重大事項作出決策。我們小組里,英國人喜歡一個人獨來獨往,美國人聰明又有經驗,很有領袖氣質,但就是沒有耐心,兩位中國女孩的工作經驗豐富,但英文不是太好,所以經常通過我與老外溝通。在最初的兩天里,美國人的決策對路,我們發展很順利,眼看公司銷售額,利潤都大幅攀升,大家都很高興。但第三天開始,市場形勢突變,各家公司大打價格戰,爭搶訂單,我們由于前期在中國增開新工廠投資過大,現金流告急。英國人提議為其他公司代工可以緩解財務緊張的局面,美國人并不認同,兩人爭論起來,我們三個中國人也不知所措。就這樣,眼看公司沒有了現金,只能向市場借高利貸,利息越滾越大,而市場還是沒有好轉,最后我們“公司”撐不下去,宣告破產,提前出局。大家的情緒低落到了最低點,互相都不想講話。這時教授跑來對我們說,游戲結束了,現在有了新的任務,每個小組做一個20分鐘的PPT,重點介紹這一周來學到了什么,要求突破常規,越生動幽默越好。我們三個中國同學商量倆老外英語好,想請他們做。誰想美國人說,“正好你們練練英文,還是你們幾位中國人來吧,我可以幫你們美化一下PPT。‘ 然后,他和英國佬就回宿舍了,剩下我們三個只好硬著頭皮做了一個晚上,準備了一個PPT,直到我們覺得不錯才睡覺。
第二天一早,美國人幫我們選了一個陰郁的天空做背景,我一看糟了,教授希望看到幽默的PPT,這不唱反調嗎?但是來不及了,他把改好的PPT直接電郵發給教授了。我們第二組上臺,在第一組開始演示的時候,我們三個就在臺下商量好對策。 三個人中,我英文最好,所以大部分內容都由我講,兩位中國女生參與一部分內容。 在介紹完小組成員后,我一開始就說,我是第一次來美國,第一次聽現場版的美國英語,但我有一個重大發現,就是同樣是英語國家的人,美國人聽不懂英國人的英語(暗指美國人與英國人經常吵架),引起臺下的一片笑聲。然后,我又指了一下PPT的背景,說到我們小組在游戲過程中,曾經有一段時間就像這陰郁的空氣一樣難過,又引起臺下的共鳴,就這樣我們三人越講越放松,臺下觀眾的笑聲不斷。最后,我們竟然在這一環節拿了第一名,因此獲得特殊的獎章。 后來休息時間,我去上廁所,很多老美都對我說 “Well done! Congratulations!" 我非常高興,感覺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后來我每每回想此事,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讓自己感動:
1. 我們是在低谷,而且沒有外援時,當時就是有一股不想讓人看扁的勁來做這個事情,而且還做出了成績;
2. 我自己在過程中是主力,因為英文基礎較好,所以領導了整個過程;
3. 在臨上臺前,面對不利因素,臨時改變策略,引起意想不到的效果;
4. 本來我們沒報拿名次的期望,只想把教授的作業應付過去,只要不出丑就行,但結果好的讓人喜出忘外。
這真是我第一次去美國,感受到了美國大學的寬容,積極,幽默,鼓勵的氛圍,也讓我暗下決心今后要送兒子來北美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