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有幾根刺, 拔掉它!

人生順風順水,遠離傷害,是我們都希望過的每一天。為了這每一天的美好,自己努力著、親人朋友幫你努力著。只是我們的努力生發點需要原生家庭的引導、鋪墊。因為自己是希望的關鍵,父母又是自己的重中之重。

舉個案例:我的小姑子小兒麻痹。說是小時候一場發燒引起的。后來經過多次治療,花空了家里積蓄,終于同常人一般,就是走路有些顛簸。小姑子本人聰明智慧,不負家人重望,學習成績一路前茅到了高三。還得了個小錯號:語言大師。據說無人能辯倒她,連老師們都不敢小瞧她。

后來大學沒考上,精神失常了。聽老公說,因為感情受到刺激。中意了他的好哥們,人長得帥,家庭也好。只是哥們把她當成妹妹的緣故。老公說:自妹妹被認為精神了,每年爸爸領她出去看病兩次,每次回來后都是好一個多月,知道關心人也知道清理自己的衛生。

這樣反反復復看,反反復復犯病,家里無人不知的窮困,鄉里鄰里間,家庭的口碑反倒一路下降。就連唯一的兒子結婚,因為是我和老公自己攢錢自己辦的婚禮。還得來不少猜忌,說這家完了,兒子竟能結婚等等異議不一。

結婚后小姑子一直都在看病,自然費用我們也要承當一些。直到我們結婚第二年,拿出全部積蓄領她去北京看病,確診精神分裂癥,我和老公放棄了。后來老公公又領她看了兩次也放棄了。

小姑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尤其在面對情竇初開的情感挫折時,內心是獨自承受不快和不堪。因為老公公捧在手心的是她的優秀,借以填補自身的自卑和悲哀,內心的無助是看不到的。老婆婆又是只知吃喝睡覺的另一個精神失常的人。你無法要求一個連自身衛生都不打理的女人,去看顧女兒的內心成長。孩子有了缺陷,父母若不培養其內心強大,只是一味的外在呵護,甚至對他人的評價看法比孩子還敏感,其結果只能加劇孩子內心負擔,跌入更深的自卑谷底,成為心病。

一個孩子不明白的道理,從父母那得不到答案,在黑暗途徑中自身摸索,還要背負父母的想法,是在幼小的心靈恐懼中再接受鞭打。那么這份恐懼、無助、不安就如同毒刺扎進心房,拔不出來,最終迷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