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病是人類健康的殺手,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因突發腦血管意外死亡的事件頻頻在我們周圍發生,其中腦梗塞和腦出血就是被老百姓所熟知的最常見兩種腦血管意外。
前者是由于腦部血管堵塞,后者是由于腦部血管破裂,兩者統稱為“腦卒中”,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中風”。
寒冬季節血管容易收縮,會增加腦血管病發生。有科學雜志指出這10大危險因素可解釋大約90%的腦卒中風險。今天我們就腦中風相關危險因素做一總結和科普,幫助大家察看周圍腦中風的危險人群。
我們應當具備早期識別腦卒中的基本常識,及早發現并采取急救措施。以下我們就介紹腦卒中發病時的常見征象,提供幾種簡單的如何早期識別腦卒中的相關知識。
“早期識別”的重要性:
一旦發生中風,如果在3小時內能夠正確治療,尤其是溶栓治療,效果是非常明顯的,是降低死亡和致殘率的關鍵。如果錯過了“黃金3小時”往往會留下嚴重的后遺癥,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時間就是大腦”。
腦卒中的常見征象
當出現以下征象時,應考慮腦卒中可能:
? 癥狀突然發生;
? 一側肢體無力、麻木、笨拙或沉重;
? 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 說話不清楚或理解語言困難;
? 雙眼向一側凝視或視力模糊;
? 眩暈、嘔吐;
? 意識障礙或抽搐;
其實,腦中風的危險因素有很多,我們把它們分為可改變危險因素和不可改變因素:
(一)不可改變危險因素:
? 年齡:當年齡>50歲時,每增長10歲,腦中風發病率增長1倍
? 性別:總體來講,男性發病率和病死率比女性高
? 有腦中風病史或家族史
(二)可改變危險因素:
以下就是開篇提到的10大腦卒中危險因素(其中前5項是最常見的危險因素):
? 高血壓:在10大危險中,高血壓“人群歸因風險比”高達34.6%,是腦卒中的首要危險因素。若能早期干預,進行生活方式改變、控鹽和改善運動等,可減少腦卒中的發生率。
? 肥胖:這里我們指的是腹型肥胖,有研究顯示,男性腹部肥胖者發生腦卒中的危險性會增加3-5倍。
? 久坐不運動的生活習慣:大部分國人工作繁忙壓力大,沒有時間運動或者空余的時間都被手機和電腦占據了,殊不知運動可以預防腦卒中。因此這一點我們應該向西方人學習,熱愛運動和鍛煉,增強體質,減少腦卒中的發生。
? 吸煙:吸煙者患腦卒中的概率是正常人的6倍。吸煙不僅影響大腦血管,研究已證實吸煙者冠心病、高血壓、血管病變的發病率都明顯高于不吸煙者。
? 血脂異常:這里我們最關注的是壞膽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LDL”,血脂升高易導致血管斑塊形成,血管硬化,最終栓子形成,引起腦卒總的發生。
? 心臟病:心臟病和腦血管病往往有許多共同的危險因素,各種心臟病,如房顫、心內膜炎、心臟瓣膜病、急性心肌梗死均可引起腦血管疾病。
? 過量飲酒:長期大量飲酒可引起腦動脈硬化或頸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腦血管病發生。
?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發生腦梗塞的危險性是普通人群的2-3倍,且糖尿病對女性的影響大于男性。
? 其他因素:情緒易激動、口服避孕藥等。
(三)中青年發病率上升:
有數據顯示,在全部腦卒總患者中,接近20%的患者在45歲以下。由于年輕人沒有定期量血壓的習慣,也很少意識到熬夜晚睡、生活不規律、工作壓力大等是腦卒中的危險因素,使得青壯年發病率也逐年增高。
▎素材益康臻品
添加健康老師孫老師個人微信:bjhtrl咨詢健康問題
咨詢健康:13681031913 孫老師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掃碼養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