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青春可不是那些《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等這種打著青春旗號其實就談情說愛的書籍。這里的青春要比那些要更加的殘酷與叛逆,在充滿刺激的生活下是一顆顆迷茫的靈魂及社會的現實和不斷地找尋過程。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青春都是中規中矩,甚至被現在的一些影視劇帶的覺得抽煙打架墮胎早戀才是青春。但那些仔細想想,真沒有幾個人青春是那個沒度過的。很多人覺得那樣以及很極限了,但更極限更另類的事情卻在世界某些你不知道的地方悄然發生著。
下面推薦四本講訴另類青春的故事,里面的混亂與掙扎出乎常人的想象。這里有的是小說,有的是紀實文學,有的是過去,有的是現在。
生活不過是個選擇-《猜火車》##
很多人初識這三個字是在電影中,那些叛逆的癮君子們總是做著挑戰社會底線的事情。而書中出場的人物也更多,做的事情也更加出格。他們嘲笑社會,譏諷時政,他們什么都看不慣,但除了往血管里塞毒品外又無所事事,為了毒品肆意妄為。他們墮落的無邊,甚至毀掉了自己的大好前途。
但在這之下,迷茫的情緒始終控制著他們。身為有著自己文化的蘇格蘭人,被英國人殖民,自己的文化也被迫被納入。一種文化和身份的模糊感,讓他們選擇了用胡鬧墮落的方式去認同自己的身份。他們看起來胸無大志,每天以破壞為樂,但其實他們也想擺脫這些,想要過上正常的生活。
整本書以墮落為皮,骨子里的主題是成長。書中,變態男曾說,要學會選擇生活。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是個選擇而已,一樣的環境不一樣的人會有不一樣的人生,都在于如何的選擇。選擇墮落,無止境的在黑暗中沉浮,或者選擇另一種生活。所有的主動權都在于自己。
很多人的青春是迷茫,是在于他們找不到屬于自己的方向,他們缺乏自我認同感。為了尋找何為自我,他們去嘗試,想要去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來證明自己。但這些也只是些選擇而已。選擇如何去做,選擇自己的人生。
迷茫也總要回歸現實-《接近無限透明的藍》##
這是日本的《猜火車》,講述的同樣的是一群年輕人,他們亂交,吸毒,酗酒,在墮落的生活中沉浮。與《猜火車》背景相似的是,這里的青年居住在被美國占領處,他們生活在日本舊式生活與美國新生活間。他們被美國人視為玩具,二等公民,把玩于股掌中。
而這樣缺乏自我認同的他們也就選擇了墮落的方式,任由自己放縱。但他們的內心也是空虛的,狂歡不能解決空虛,亂交也無法排遣寂寞。他們在不斷地放縱中尋找自己,想要從中找回自己,在尋歡作樂中確認自己的存在。他們是叛逆的,但他們也是痛苦的。
這是由作者經歷改編而成的故事,他將自己混沌的青春寫入其中,尋找的本質是失去的自我。而由這本書開始,日本開始出現了所謂的透明族,指的就是以混亂生活來掩飾內心不安的年輕人。他們同垮掉的一代一樣,都是在那個二戰過后,經濟蕭條的產物。
而多年后,混亂的作者村上龍成為了作家,他終于找到自己,如同垮掉的一代也終于回歸了生活一樣。一切似乎還要繼續,迷??偸且貧w現實,生活還是要繼續。
于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斷層的迷茫處-《我的涼山兄弟》##
當傳統文化的影響漸漸消退,而又無法融進現代社會時,人會怎么樣?信仰缺失的年代,又有什么可以作為依靠?在貧窮,歧視,無知下,迷茫的年輕人又該何去何從?很多小說都討論過這個主題,但現實的殘酷卻永遠超乎了小說的范圍。在這本紀實文學中,來自涼山彝族的青年們給出了令人悲痛的答案,他們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當歷史遺留的惡習與現代社會的誘惑相交織,當傳統家族體系與信仰被好奇心的叛逆所打敗。他們,這些迫切想要看看山外面世界的青年們,走上一條危險的道路。在這條路上,有犯罪在向他們招手,有毒品在引誘著他們,還有艾滋隱藏在背后。
這是真實的故事,因此才更加的驚心動觸,這里的青春伴隨著致命的危險。一群群想要見世面,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年輕人們用自己的生命去體會所謂的現代生活。這又是社會現實,當他們走入歧途時,又是家庭,信仰與傳統將他們拉回正確的道路上。也有人離經叛道的離去,也有人沒有撐到春天。
這是本嚴肅的紀實調查報告,從各個角度分析了為什么會有這么個群體,為什么在一個小小的涼山會有那么多癮君子和艾滋病患者,而這些人都是年輕人??赐赀@本書后,你會對這個世界的殘酷又更多地了解,對文化沖突以及現代化的負產品有更深的感悟。生活是殘酷的,青春也是殘酷,所有的好奇與叛逆都要付出代價。
而代價則有你的無知和迷茫以及放縱所決定。但有時卻無法自己控制,因為處在社會變遷的洪流中,人常常難以自已。
音樂是我們的憤怒,我們的憤怒來源于世界-《請宰了我》##
這是本紀實文學,是本口述小說,口述者則是那些離經叛道們的朋克。他們是那個時代的異類,似乎體內孕育著無止境的憤怒。他們通過音樂來發泄,通過嗑藥,打架斗毆,亂交,酗酒來展示他們的不同。他們創造了朋克樂,也開創了新的歷史。這些現在看來都是音樂教父級的人物們,口述著他們那憤怒的青春。
那是個經濟蕭條,人們生活在焦慮的時代,就業壓力,越南戰爭,二戰剛結束,多種意識形態的存在,都猶如興奮劑,一針針的打在這些要求個性解放的青年身上,他們嗨了起來。他們開始要釋放自己的憤怒和自己所有的情緒,并用一種看起來合理的方式,創造了另一類文化。
朋克文化,每個愛好音樂的人都無法避開的文化正是來源于這群精神狀況并不穩定,為所欲為的混蛋。真正的朋克們依舊崇拜著那個年代,崇拜著這群人渣,他們與整個世界對抗,與傳統對抗,與所有人對抗。他們的青春就是無盡的反抗,他們建立起自己的帝國,玩著屬于自己的游戲。
當憤怒和墮落有個正當理由作為出口時,搖滾樂就成了他們的成就。與之前三本書的人不同,之前三本書的人們他們無法為自己的青春迷茫和不安尋找出口,只能靠沉淪,放縱,傷害自己來對抗。而這本書的人們,換句話說到現在這些都是名人和音樂史上的明星偶像們,他們尋找到了條路,讓所有的東西合理化,還能為自己所用。
如果說上面三本書都是帶著悲劇色彩的書,那么這本書則有一場場鬧劇組成,在這鬧劇中是殘酷的青春,與一群迷茫的年輕人同他們的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