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是有慣性的,即使思維邏輯明顯不通,它也會照著慣性的方向一直運動下去,直到你醒過來,發現它不對,這就是常說的,習慣成自然。
舉個例子,小區的側門有電磁吸住,平時需要刷卡才能開。但這段時間由于氣溫太低,門的電磁壞了,也就是說門沒有被吸住,不需要刷卡也可以打開,但所有人都不知道,依舊按習慣刷卡進出。不知道是誰先發現這個秘密的,反正我是被一個大姐告知的。我得知這個秘密后,就開始觀察來來往往進出的人,因為平時一手刷卡一手推門,尤其提著重物時挺麻煩的,沒卡的人只有站在那里等待有卡的居民來刷,但幾乎所有人都沒有發現門已經壞了,人們依舊進出時刷一下,聽見滴一響再去拉門,沒卡的人依舊等待,甚至在人少時等很長時間,從來沒有人去嘗試推一下,這就是思維慣性。
我最近才發現這個現象,而且在我身上找到了很多小時候養成的現在已經不需要的模式一直在持續反應。
我一直很怕老師,即使我現在已經是大人了,每次我到學校接孩子看見老師,我都心慌,上星期五去接放學后留下打掃衛生的孩子,正在教室里和他講話沒來的及走,聽同學叫到老師來了,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恨不得找個地方躲起來。
仔細琢磨,我沒做錯任何事,孩子也沒犯錯,我是比她年紀還要長15歲的成年人,我在怕什么?只能說是小時候留下的思維模式還在運作。
怕和同齡男性接觸,看見認識的同齡男性就會無意識的躲避,這是小時候受媽媽的影響。現在,我都結婚生子仍然保持這個慣性思維,每天接送孩子都會碰見小區一位孩子在同學校的爸爸,我每次都會盡量避開和他近距離接觸,講話,甚至看見他過來都要慌忙快走兩步。有一天,我突然內心問自己,你怕什么呢?對啊,即使接觸也沒什么可怕的啊,人家也不會吃了你。
有很多這樣的慣性思維在引導著我們前行,我們卻毫無知覺,如果我們一直任由它們帶領,就像夢中人,不能自己。所以請醒過來,問問自己,這種想法反應真的需要嗎?可以換活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