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我的行止之思
河南? ? ? ? ? ?張志華
觀牛人軼事,繪自我新篇。看看別人,明白自己。在成長的漫漫長路上,我們常常在他人的經歷中探尋自我前行的方向,斟酌該做與不該做之事。今日,于丁老師的微信群中,聆聽了徐志凱老師的微型講座——《尋覓成長路上的變與不變》,其講述的成長歷程,讓我由衷感慨“后生可畏,未來可期”。
回首過往,人生已悄然過半,我的教學生涯亦逾三十載。雖曾獲些許榮譽,卻因意外波折而中斷前行的步伐,如今看來,那些名號不過是虛名而已,自身實則并無專長。孔子云:“活到老,學到老。”我心有不甘,欲抓住青春最后的余暉,故而梳理過去一年的經歷,展望 2025 年的規劃,讓紛雜的思緒得以沉淀。
2024 年上半年,身心俱疲,諸多不順,致使我渾渾噩噩,未有所成。幸而下半年,投身于丁玉海名師工作室的課堂案例主題研修與課題研究項目組,以及新網師的王子微課和課題研究學習,收獲頗豐。7 月中旬,受朋友啟發加入“早起的奇跡”經典共讀,雖自覺慵懶,未全心投入,但也開啟了早起誦讀《中庸》《大學》《道德經》《論語》的旅程,算是一點進步。10 月遠赴深圳參加張文質老師的寫作班,歸來后又結識一群志同道合、積極向上的生命化寫作伙伴,亦是幸事。2024 年,有得有失,憂喜參半。
展望2025 年,我將效仿徐志凱老師,明確自身的行止方向,不貪多求全,專注于個人發展。
專業提升方面,持續跟進丁玉海名師工作室的兩項學習任務及主題研修,同時在新網師深入研習王子課程及另一適配課程,夯實專業基礎,提升教學能力,在教育領域不斷深耕細作,汲取知識養分,讓自己在專業的道路上穩步前行,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育指導。
閱讀積累層面,堅持每日閱讀,充分利用“早起的奇跡”平臺,寒假期間補習《莊子》,并跟隨明明老師精讀一本新書,同時積極參與兩項心理讀書活動,拓寬知識面,豐富精神內涵,在書籍的海洋中暢游,與古今中外的偉大思想對話,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和思維深度。
成果輸出維度,與生命化寫作伙伴攜手共進,實現周更日寫的目標,并精心籌備幾場高質量的講座,將自己的所學所思分享給更多人,在輸出中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也為他人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啟示,在交流互動中共同成長進步。?
“著力即差”,蘇軾臨終之言蘊含深刻人生哲理。佛家倡導不執著,道家講求道法自然。人生之路,當學會取舍,聚焦于一處,而非四處分散精力。找準方向,堅定前行,不刻意強求,方能有所得,讓人生如意順遂。
?????2025 年,有所為,有所不為,此乃吾之規劃,亦是成長之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