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品概況
1.1 產品簡介
京東金融、支付寶和百度錢包都在應用描述中提到了充值,因此充值算是整個便民金融或生活服務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功能模塊;微信因為產品的定位不同,所以充值并不是它本身的側重點;
京東和百度都在文案中提到了“生活”,這也證明了移動支付產品將進一步的拓展用戶的生活場景,做到消費場景升級,畢竟工具產品的命脈就在于場景;
1.2 搜索指數
根據百度指數近半年的搜索數據,用戶在每個月的1--3號對手機充值這件事情關注度最大,主要原因是運營商基本上是在月初進行扣費工作;
2.市場分析
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將持續增長,并且手機充值這個功能模塊屬于較成熟且廣泛使用的支付場景;所以在手機充值這個業務場景下,想要盡可能多的獲取用戶,那么就需要考慮如何可以“更好的”滿足用戶的需求。例如:從穩定性,用戶體驗或發掘新需求等
3.用戶分析
從年齡上看,20—30歲的占到11%左右,30—40歲的占到42%左右,40歲—50歲占到39%左右;從性別上看,男性占比70%;
20—30歲這部分人群主要以大學生和職場年輕人為主,他們對于移動支付產品比較熟悉,習慣使用移動支付產品來進行話費充值,所以搜索手機充值的需求較少;
30—49歲這部分人群主要以職場中年人和務工人員為主,他們對于移動支付的接受度比較低,不太習慣使用移動支付產品進行手機充值,更傾向于在PC端進行搜索,然后選擇電商官網,運營商官網等渠道進行充值;
50歲以上的這部分人群則更不擅長或傾向于使用移動支付產品進行手機充值了,他們更常用的方式如:運營商的線下營業廳,子女或親戚家人代為充值;
4.功能分析
4.1 功能列表
自動填寫默認(綁定)手機號:現在注冊移動支付產品時都會以各種方式獲得到用戶的手機號,而用戶在使用手機充值功能時,多數情況是為自己充值;用戶的對于手機充值的需求也很簡單:操作簡單,到賬快,有優惠;那么自動填寫默認(綁定)手機號就可以滿足用戶在為自己充值的場景下,操作簡單,這個需求;
打開通訊錄:與自動填寫默認(綁定)手機號滿足了用戶同一個需求,唯一的區別在于打開通訊錄服務的是為非綁定手機號充值的場景;
展示歸屬地+展示運營商+展示是否在通訊錄:產品的本質在于提升用戶完成Ta想完成的任務的效率,降低用戶的成本;防錯是提升用戶效率的手段之一,展示歸屬地+展示運營商+展示是否在通訊錄這3個組合在一起正是為了降低用戶在給自己或他人充值時出錯的概率;(只要手機號碼狀態合法且存在,運營商側是可以充值的,這就導致了用戶可能充錯號碼的情況,充錯了是不能退款的)
展示歷史充值號碼:這個功能是在手機號碼輸入框被清空后,會出現一個下拉框展示歷史充值手機號碼;這個功能服務于為非綁定手機號充值的場景,為了能讓用戶更快速的進行充值操作;
手機號糾錯:當用戶輸入一個號碼,只要有9位和通訊錄中的一個號相同,就會在號碼輸入框展示下拉框,提示用戶是否要更正為通訊錄中的號碼;這樣就在展示歸屬地+展示運營商+展示是否在通訊錄的基礎上再次保護了一層,近一步的降低用戶出錯的概率;
自動充值:目前這個功能只有支付寶和微信做了,分別叫做“自動充”和“親密充”;用戶只需要設置手機號+昵稱(姓名)+充值日期(每月)+金額即可,到了用戶設置的充值日期,就會按照設置給對應手機號進行充值;手機充值這個需求是存在周期性的,用戶會在一個固定的時間點去完成,所以這個功能滿足了周期性,同時又給予了用戶可定制化的方案;
幫助(客服):當用戶在使用手機充值的過程中,出現了異常或產生了疑問等,在心理層面需要宣泄,那么幫助(客服)就充當了用戶宣泄的入口,避免用戶在不理智的情況下做出很多用腳投票的事情;
綜合來看,支付寶和微信在功能層面和體驗層面不分伯仲,京東金融滿足了用戶的基本需求也兼顧了體驗,但是百度錢包在體驗層面就做的不太好了;
4.2 信息流程
4.2.1 支付寶
支付寶手機充值信息流
支付寶的信息流程比較全面,支持主流的8種充值面額,在用戶支付完成后在支付結果模塊中明確的告知用戶充值進度,并且開放了手機營業廳、芝麻信用等功能入口,盡可能的黏住用戶,為其他業務提供流量;
4.2.2 京東金融
京東金融手機充值信息流
京東金融不支持10元的充值面額,在支付結果模塊再次加上了意見反饋的入口,保證用戶在充值前和充值后如果遇到問題,都有反饋和咨詢的入口;
4.2.3 微信
微信手機充值信息流
微信在充值面額方面只支持6種面額(10,20的都不支持);微信的信息流程比較簡單,這可能是就是張小龍所說的“好的產品就是用完即走的”
4.2.4 百度錢包
百度錢包手機充值信息流
百度錢包的信息流程更簡單,但是在支付結果模塊展現的比上面3家要差一點;
5.頁面分析
5.1 手機充值主頁面
支付寶+京東金融
微信+百度錢包
在充值首頁上,京東金融和支付十分相似,只不過在充值記錄功能入口的展現上,支付寶要好一些,京東金融的充值記錄入口放在的頁面的最底端,需要滑動后才能看的見;
百度錢包和微信也算是長的很相似,但微信的手機號碼輸入框上的提示文字干擾性太強了,再加上文字下方的那根線,容易讓用戶誤以為手機號碼是在那根線上顯示,而文字只是個title,然而事實卻是相反的。。
5.2 充值結果頁面
支付寶+京東
微信+百度錢包
支付寶的充值結果通過時間軸的方式向用戶展示充值進度,同時配合文案告知用戶到賬時間,整體界面分割比較整潔;京東金融的支付狀態直接放在了灰色背景上面,在視覺上顯得有些“臟”;百度和微信的支付結果頁面都做的十分簡潔明了,微信相比于百度更為出色,很明確的告知用戶本次支付做了什么,花費了多少;
6.總結
京東金融和百度錢包的手機充值功能多多少少都存在支付寶和微信的影子;支付寶的手機充值可以說是4款產品中功能+體驗最好的;
手機充值屬于周期性+高頻性的需求,并且已經被滿足了,那么后續這個業務的發展就要去考慮如何可以“更”好的滿足用戶(進一步的提升用戶的效率,降低用戶的成本),例如:
1.支付寶和微信的自動充值,不僅覆蓋了用戶自身,而且還覆蓋了和Ta關系緊密的人;
2.與運營商進一步的緊密結合,加大活動運營力度,目前只有支付寶在充值前和充值后都向用戶進行了活動的宣傳和推廣;后續是否可以開展應季活動呢?例如:517電信節(支付寶做了)、小長假流量日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