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所定義的矛盾

唯物辯證法認為,物質世界是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聯系的觀點和發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

聯系與發展又有三大基本規律,對立統一規律(即矛盾規律)、質量轉化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 ~ 而其中矛盾規律最為重要。

矛盾是食物發展的根本動力~ 任何事務都包含著矛盾,矛盾雙方既統一又斗爭,由此推動事務運動變化發展 ~

矛盾就是對立統一 ~

比如下面這些詞:買賣、陰晴圓缺、舍得、旦夕禍福、愛恨情仇、勞資糾紛、是非成敗、利弊、善惡、生死、光影悲喜交加、弱肉強食、居安思危、否極泰來....

他們都包含著哲學上的矛盾 ~ 既對立又統一,就像硬幣的兩面。區別于邏輯上的有你沒我的只有對立沒有統一的矛盾,也區別于生活中所說的一些矛盾,比如吃餃子還是吃包子好矛盾呀....

矛盾的對立統一決定它有兩種基本屬性:同一性和斗爭性 ~

比如愛與恨, 張無忌對趙敏又愛又恨,這可謂是一對矛盾,其中主導因素,也就是矛盾的主導方面自然是愛了 ~ 沒有這份愛,我就談不上所謂的恨了,父母對孩子的恨鐵不成鋼也是這樣 ...電影 致青春中女主角鄭薇對陳孝正算是由恨而愛,說明在不同時期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可以轉變的 ~

多少死敵,亦是摯友。比如亮劍中的李云龍和楚云飛相愛相殺 ~

矛盾的斗爭性是絕對的,而同一性是相對的~ 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像愛與恨...這大概是解釋最好的愛情是勢均力敵的哲學原因吧 ~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的矛盾有其特殊性 ~ 所以淘寶搞千人千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僅對癥下藥而且靶向治療,提高效率 ~

矛盾的特殊性也導致了矛盾的不平衡性 ~ 這要求我們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比如,中國當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日益需求同不充分不平衡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要矛盾如階級矛盾等 ~ 這就分清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于是力抓主要矛盾,兼顧必要矛盾。從哲學上說,這跟一個高中的學生主抓求學,兼顧戀愛沒啥區別 ~ 當然了主次矛盾是會轉化的 ... 矛盾的主次方面也一樣,不然會有那么多離婚分手呢...開始時大都深深愛過吧,同時也必然種下了恨的種子....

于是,我愛你翻譯成哲學語言是這樣的。我愛你很多,恨你很少,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于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矛盾的性質,所以我愛你,哲學為我證明。

同法證明,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水至清則無魚呀,零噪音的環境下人也睡不著覺,無菌室里常常是病人...

沒有矛盾的一生是不值得一過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