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ed學習記錄19(拾取IK對象)-Key Info

這一節主要以兩個實例說明 IK 拾取對象的用法

1.開門動作

2.騎獨輪車

開門動作,先做一個開門的姿勢,然后給門一個旋轉的動畫: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讓手臂跟著門一起運動,可以看到門的運動軌跡,雖然是弧線,但是是非常規則的弧線,非常有規律的??梢韵胂笠幌?,如果用正向動力學,使用胳膊帶動手,當然可以做一個弧線,但是沒有辦法做很規則的弧線,因為這里是要和門的軌跡一樣,實質上是受門的約束的,而正向動力學是不受約束的,很難和們的軌跡一模一樣。

因為手是和門把手交互的,是受把手的約束,是IK,但是,在前面也已經做過,如果把手的兩個關鍵幀,打成IK,它的運動其實是直線(比如前面的做的招手和擦玻璃),那使用什么辦法呢,這里就要用到拾取對象了。

還和之前一樣,先給手打上IK關鍵幀:


上幾節課提到了,Body ?和object的兩種方式,這里依然是使用Object的方式,仔細看的話,這個Object下面其實是可以拾取物體的,前面幾節課都沒有用到,如果不拾取,默認的是以世界空間作為對象的。這里我們拾取一下門把手:


這時候會彈出一個提示,意思是這個操作會把 IK混合數值改為0. ?點擊確定:


然后這個門把手就添加進來的,這時候,我們拖動時間軸,發現手并沒有跟著把手運動:


還記得那個提示框嗎,仔細看一下我們的IK混合,數值被改為0了:


重新改回到1,這時候再次拖動時間軸:


發現手臂跟著門運動了!,這個例子其實是一個反作用力的例子,門帶動把手,把手反作用與手腕,手腕有帶動胳膊,但是動視覺上來看,好像是人去拉的門,把門拉開,但其實是給門做的動畫而不是手臂,這也是很典型的例子,有些時候,做動畫不能完全按照現實去走,有時候用反想動力學去做看似是正向動力學的動畫反而簡單很多,這在后面會經常用到。


2.騎腳踏車


已經做了一個簡易的獨輪車,我們知道這種有踏板的獨輪車的運動規律,就是踏板雖然隨著輪子轉而轉,但是自身是不轉的,當然實現這種規律的方法很多,這里面就使用約束里面的位置約束來實現。

首先先把踏板的軸連接到輪子上,讓它隨著輪子轉而轉:


然后使用位置約束,把踏板約束的到軸上:


發現連接完以后,位置便宜了,這時候需要把保持初始偏移給勾上:



這樣位置才正確,另一半也做相同的操作。


再次旋轉輪子,發現踏板就對了,先給輪子一段旋轉動畫,然后把骨骼放到輪子上,調整好位置:


跟之前一樣,給兩只腳打上IK關鍵幀,這一次,為了避免彈出對話框,數字自動改回去,所以,先給兩只腳添加 IK對象,然后再打關鍵幀:


給兩只腳都添加好,IK對象

拖動時間軸,發現腳就跟著腳踏板一起動了。


最終動畫: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