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11點了,7歲的閨女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沒有睡意。
我已是一小覺醒來,她媽也在半夢半醒之間,還一邊生氣的嘟囔著她“……趕緊睡……你等著,明天就給你分床……”
我雖然很困,但還是清醒的。孩子目前這個狀態(tài),用威脅讓她盡快入睡基本上是不會有什么用處的。相反還可能讓她感到更緊張。結(jié)果就是更睡不著。
所以,我先提出來與她媽媽不一樣的意見。我說:“萱萱其實也很想睡覺,只是睡不著,是嗎?”(共情,讓她知道你懂她不是故意搗亂的,有孩她媽在前面黑臉的配合,此處更好用)
孩子看著我,一臉委屈。
我壓低了聲音,慢慢地對她說:“爸爸知道萱萱現(xiàn)在不太困,但是現(xiàn)在的時間確實已經(jīng)太晚了。再過幾個小時天就會亮了,我們就沒時間睡了,你說怎么辦啊?”
小姑娘沒按我的思路走,而是順手來了一招“打蛇上棍”:“爸爸,天亮了我想看日出。”
雖然她這么不按套路出牌,好在她爹的套路也不是白給的。于是,隨機的一組“日出——清涼版”放松入眠腦大圖,立刻呼之欲出。
“好的,孩子。爸爸現(xiàn)在就和你一起看日出,可以么?”
“啊……”(被我的套路驚呆及吸引)
“現(xiàn)在,咱們倆個都閉上眼睛,一起看看日出,好么?”
“好”(這種配合源于之前曾有過的很多美好體驗。因為閉上眼睛,她喜歡的寶貝們都可以在爸爸即興創(chuàng)作的故事里活動起來)
“現(xiàn)在,我們一起,坐在一座高高的山頂。山,很高……很高……,清涼的風(fēng),從我們身邊輕輕的吹過,非常的涼爽……很涼爽……”
“我們坐在高高的山頂,等待著太陽升起來。天空……開始微微的亮起來……小鳥從天空飛過……云彩,非常的漂亮……”
“我們坐在高高的山頂,等著太陽升起來。太陽……已經(jīng)慢慢的露出了一點頭……風(fēng)輕輕的從我們身上吹過……非常的涼爽……非常的放松……小鳥在天空開心的飛過,遠(yuǎn)處的云彩已經(jīng)被太陽染成了金色……”
(她翻身,但一直閉著眼睛聽,其實我覺得已經(jīng)要把自己搞得快先睡了……繼續(xù))
我們坐在高高的山頂,太陽在慢慢的升起來……太陽很大……很紅……天空的云被染成了好多漂亮的顏色……小鳥從天空飛過……一只,兩只,三只,四只……(基本上數(shù)到10就可以了)……地上,開滿了漂亮的花兒……一朵……兩朵……三朵……(基本上數(shù)到10就可以了)
風(fēng)吹過來,非常的溫柔,非常的清涼,清清涼涼的……我們的身體非常的舒服……非常的……放松……
山的腳下,是看不到邊的大海,海非常的大……海水非常的藍(lán)……海浪拍打著岸邊,發(fā)出……嘩……,……嘩……的聲音……非常的溫柔,非常的好聽……(加這一段,是因為后來開空調(diào)了,有點低低的嗡嗡聲)
引導(dǎo)到這里,我使勁的睜開眼,小妮子已經(jīng)安穩(wěn)的睡著了……
后記
大半宿不睡把這個過程迷迷糊糊的記錄下來。是把它想送給那些經(jīng)常被“不想睡和睡不著”的“熊孩子們”折騰的疲憊不堪的寶爸寶媽們。我曾也是其中的一個,現(xiàn)在偶爾還是。
再幫“呆帝、麻米”Get一下重點:
1、冷靜:
屢勸不睡時,開始注意提防情緒激動。
2、共情:
輕聲告訴孩子,你了解他其實不是真心的想“搞事情”。
3、造夢
以孩子平時喜歡或當(dāng)下感興趣的某一物為引入點,帶入一個故事,造一個夢境。
4、其他重點
不怕虛幻,更不需考慮邏輯與合理的問題。
語言簡短。長句斷開,三字,五字,感覺最多七八字一組比較適宜。
語音應(yīng)輕、應(yīng)低,應(yīng)柔。
不需經(jīng)過特別訓(xùn)練,但應(yīng)有勇氣多加練習(xí)。
愛,才是每一個夢境的底色。
通過你的聲音和故事,讓她們感受到這份愛,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