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完了第7課內容,時間管理課的內容已完全學完了,但對時間管理的學習和實踐遠遠沒有結束。
時間管理法則一:沒有使命,就沒有時間管理。羅堅老師以生命的長度和智者的高度指出勤勞但沒有產出也沒有什么值得驕傲的,如果沒有使命和方向,我們是無法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終極一生只不過是像倉鼠一樣原地打轉。如何找到自己的使命?工具一:三點定使命。三點即熱情、天賦、成就感,通過找到自己有熱情,做某事有天賦并能給自己帶來成就感的事情去找到自己的使命,用陽子老師的話說就是別人不給錢,自己也依然愿意去做并且做的很開心有成就感的事情。當找到自己的使命后,就要把一生的才華、智慧和時間專注地去做這件事。根據自己的使命去列下長期目標、年目標、月目標、周目標和日計劃當中,這樣就會在每日不斷的踐行自己的使命。當然,找到使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不是拍一下腦袋就能想出來的事情,需要自己不斷的去行動和實踐然后找到自己的熱愛。
時間管理法則二:建造者法則——人對了,事情才對。時間是無法管理的,我們能管理的只有自己。對的人做對的事,時間會成為我們的祝福,而錯的人,時間只能是我們的敵人,我們只是在浪費時間而已。如何才能成為對的人?成為建造者!什么是建造者?無論何時何地,我能做些什么讓周圍的環境變得更好,讓周圍的人都能得到益處。而與建造者相對的浪費時間的三大殺手則是批評者、受害者、拯救者。批評者總是批評別人,認為別人都活該,只把自己當局外人而沒有建設性的建議;受害者總是覺得自己遭遇的一切不好方面都是別人的錯;拯救者則是在浪費別人的生命,什么都自己扛著。唯有建造者是不斷的成長和完善自己,并且有界限的幫助別人成長和改變。如何成為更好的建造者呢?工具二:角色省察,時刻檢查自己處于哪種角色。主要有三個方面:1.省察自己的動機是什么?是不是有愛?是不是以幫助別人為目標?2.明確界限。是我的問題還是別人的問題,誰有情緒就是誰的問題。這一點特別重要,我們不要總想著是你讓我有情緒的,是你讓我這樣的?別人有別人的問題,是否也有我們自己的情緒和問題。3.學會說不。只有成為建造者,我們的生活才能越來越從容。
時間管理法則三:全人成長法則。只有平穩、平衡、有秩序的生活,才能讓我們走的更遠。很多時候,我們都過著失衡的生活,生活中只有工作會忽略家庭、健康受損、失去平衡,這時候家庭、健康、人生的意義等就有了壓力和危機。如何才可以不在重壓之下工作和生活?需用到工具三:壓力預警雷達。人生中重要的四個部分:意義、健康、家庭、工作,我們需要定期檢查每個部分是有壓力和充滿危機的還是平衡的?在做年計劃時、月目標、周目標、日計劃時或者在無所事事時都可以檢查自己的生活,然后進行不斷的調整。
時間管理法則四:默想法則——沒有省察的生活不值得過。我們在時間的洪流中總是被裹挾著前進,少有自己安靜下來的片刻,也少有主動停下來思考自己人生方向的時刻,所以總是活得渾渾噩噩而不自知。我們真的需要主動停止、設下休止符、主動調整自己的生活,在做年計劃時就可以提前標記出每個季度或每個月的默想日用來省察自己的生活是否偏航。找單獨的時間、不被打擾的環境,帶上喜歡的書和筆記本,用壓力預警雷達的方式反思和檢查目前的壓力并進行調整,然后從容的開始下一階段的生活。
時間管理法則五:周全法則——一周過完整的生活。在時間管理法則四中提到全人成長法則,每一天都能過上平衡的生活照顧到四個重要的方面,對普通人來說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可以以一周為單位安排時間過上完整的生活。如何做到呢?工具五:學習做周計劃。當我們只是安排日計劃時,眼光就只盯著一天的生活,而容易忽視自己的長遠目標和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在周日時就可以花些時間安排好下周要做的事情,根據四象限法則和四個重要方面的協調進行安排,從意義、健康、家庭、工作這樣的順序進行排程到下周每一天的上午和下午,這樣就在做周計劃時也安排好了每日計劃,同時以一種高度兼顧到生活中的四個重要方面。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安排的越多,重要和緊急的事情就會越少,生活就會越從容。
時間管理法則六:禮物法則。今天就是最棒的禮物,過好每一天也就過了這一生。如何過好每一天?早晨三步很重要,1.確定自己的身份。早上起來告訴自己:我是被愛的,我是重要的,我是有安全感的。2.明確自己的使命。今天是要成為更好的自己嗎?我做的事是對別人更好的嗎?為著自己的使命,帶著祝福去派發禮物。3.列出to do list.不為過去懊悔,不為將來擔憂,只有今天掌握在我們手中。列當日計劃時,估算做事情的時間并列出期限,同時列計劃時遵守五五法則,所有要做的事情的時間不超過工作的一半,不要把時間安排的太滿。留心和記錄自己的精力曲線,在精力高峰階段集中處理重要棘手的事情,在精力低時做相應不需要太多精力的事情。專注做自己的事情,完成后打鉤,給自己成就感。要主動結束而不是被事情拖著走,在晚上睡覺前,不要被內疚的心折磨,不要把情緒帶到明天,做的好鼓勵和贊賞自己,做的不夠好,接納自己。早上起來重新開始新的一天。
時間管理法則七:核心圈法則——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羅堅老師在時間管理的開始從一定的高度提出沒有使命,就沒有時間管理。在課程的結尾,又是以另一個高度提出重要的理念核心圈法則,只有一群人都處在有秩序過著平衡的生活的時候我們才能過的更好。當我們自己通過學習和成長變得有秩序時,更重要的是建立核心圈幫助周圍的人也活在使命和秩序當中。這里提到工具七:核心圈賦能。我們可以和家人一起探討使命,互為建造者,關心和幫助家人在意義、健康、人際關系、工作方面做到平衡,也可以幫助身邊的朋友和同事過上有秩序的生活,同時我們需要一個導師進行督導我們,也需要我們督導別人形成良好的核心賦能圈。羅堅老師提到五代時間管理:第一代,殺鵝取蛋。只關注做事高效而忽略其他,不愿意把時間用在別人身上,時間就像無情的沙漏,陷入時間的泥潭。第二代,關注做事的效能,開始關注什么是重要的。第三代,關注個人潛力,如何發揮自己的潛力做好事情。第四代,從一生的角度過著平衡的生活。第五代,如何造就、成全和造福別人。當我們愿意把時間投資到別人身上時,就實現了倍增效應。
學完這些課程,自己的生活發生了改變,嘗試著做周計劃和日計劃,做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在生活中努力做一個建造者而非批評者、受害者和拯救者,并且省察自己的生活有哪些地方需要做出調整,目前需要去做的是找到自己的使命,有正確的方向開始努力,盡量過上平衡有秩序的生活進而幫助家人和朋友,打造核心圈賦能,像別人學習同樣把學到的內容進行實踐和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