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孫悟空,只覺得他神通廣大。定海神針三萬六千丈,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后來看了《大話西游》,看了《悟空傳》,又對孫悟空的一生產生新的看法。他本是天地之間的一粒頑石,卻被丟進一條急流,化作堅船利刃,度人除妖,最后被磨掉全部的棱角。守著斗戰勝佛的空名,終此一生。
以前看曹操,不管是演義還是戲劇,總覺得他奸詐多疑,虛偽殘忍。后來看了一些書,了解了真正的歷史,才重新認識了這位雄才大略的魏武帝。
曹操和孫悟空,何嘗不是一種人呢?
他們都被當時的高官、名士所不齒。曹操是太監的后裔,孫悟空更是無名無姓、無爹無娘、無資歷無背景的“六無頑石”。以至于司徒王允過生日,文武百官全部請到,唯獨漏了旅長曹操。蟠桃園大會,那更是從王母玉帝到天王將軍悉數赴宴,而孫悟空卻連知道的權利都沒有。
這也造就了他們藐視權貴的性格。曹操稱王允、孔融等大名士為腐儒,而孫猴子更是張口閉口“玉帝老兒”。
那些歧視寒門的大名士大宰相又如何呢?攻打花果山,恨不得把全天庭的人馬都叫來,可還是無濟于事。討伐董卓,你們花天酒地混日子,只有我曹操,敢于出動全部人馬,殺他個天昏地暗。
到底誰,才是懦夫孬種?
到底誰,最該遺臭萬年?
放蕩不羈、橫刀立馬的生活是他們最痛快的時光。您騙我當一個小小的弼馬溫,我就是要大鬧天宮,雖然被壓500年,也絕不后悔。您陶謙殺了我曹操全家,我就屠你的城,殺你個片甲不留,報仇雪恨。
后來,他們成長,成熟,變得穩重。孫悟空開始一心一意地保護唐僧取經,曹操也學會愛民如子,休養生息。
我們的英雄,他們也學會了妥協。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十三州占九州半,誰不想登上九五之尊?可他這一生都沒有稱帝。孫悟空,那更是打出了齊天大圣的旗號,稱霸花果山,大戰二郎神。可后來取得真經、功德圓滿之時,他也不再大鬧天宮。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220年,把死亡看得很淡的曹操去世,享年65歲。他建立的大魏根基穩固,一直延續了50年。孫悟空也在功德圓滿之際被封為斗戰勝佛,可謂功德圓滿。
現在,我認為齊天大圣的結局是圓滿的。緊箍咒終究困不住一只銅墻鐵壁的怪物。這是孫悟空自己不斷選擇、妥協的結果,戰場,并不是人生的最后歸宿。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當耳熟能詳的人名成為泛黃的紙張,當刀光劍影早已成為幻想。你是否為他們的結局感到惋惜,是否對他們的軌跡有所思考?是否準備研磨筆墨,書寫自己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