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湖日記(一)--500公里前的晚餐
2017-11-26 它R獅
環湖日記
2017.11.12
環湖日記一
距離環湖已過去三個月,如果再不寫點東西,所有的細節都會漸漸模糊,最終會像夢一樣的存在于記憶。
一.500公里前的晚餐
三四串羊肉,一碗炮仗面,這就是我們出發前的晚餐,很簡單,卻來得如此不易。
不過好在,我們終于可以開始這場“蓄謀已久”的騎行了,而那時的心情也是極其復雜,語言已經無法表達當時內心的各種情緒和想法。
當你真正義無反顧的踏上那條屬于自己的路的時候,你的靈魂才真正屬于你自己。
(這就是我們的騎行路線,從西寧出發繞湖一圈又騎回西寧)
然而就在前幾天,我已經開始放棄對于環湖騎行的希望,不在對此抱有任何幻想。
當你想要竭盡全力去做一件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的時候,你忽然就會就得你所追求的東西竟然與你生活的環境顯得格格不入,甚至有時會發現你與旁邊的人都顯現出一種巨大的隔閡感。
沒人會真正理解你所有的行為,就連自己對自己的一些想法表示驚訝。就像上個星期和老鮑聊天的時候,談到騎行的時候,在說完“我要騎遍大半個中國”后又補充了一句“還要環球騎行”,現在還記得自己囧境,在那句話蹦出嘴之后,所有想要為自己辯解的聲音都顯得那么無力。
想做什么其實并不重要,關鍵在于能否處理好所有的關系和說服自己竭盡全力。
有些時候想的太多還不如勇敢去做,因為真的就如《練習曲》里的那個大男孩說的一樣:“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會做了”。
而我的環湖夢已經做了好多年,確切的是初三畢業以后去海西經過湖邊看到路上的騎行者的時候就在心里埋下了一棵種子,經過高中三年的萌發和成長,在我高考之后就變得在躁動不安,但是當時對此一無所知和沒有找到騎行的伙伴,此時只能暫時不了了之。
很幸運,就在今年五月份,老鮑從大東北飛到南京找老劉和我玩的時候,偶然間談起此事,他倆竟然也有此想法。
對于老劉,我沒有太驚訝他會有這種想法,因為大一的時候和他一起騎車去過三河古鎮,而老鮑卻讓我著實有些驚訝,要知道他當時可是挺著個又大又圓的啤酒肚。

(但事實證明了:不管是啤酒肚還是將軍肚,都是可以騎車的)
這次騎行,我是從六月份就開始準備,而快要到了出發的日子,我面臨的家庭壓力也越來越大。而我不可能像個孩子,我已二十二,已經成人,需要學會承擔一個家庭的責任。
突然想到此刻我就要放棄我苦苦追尋了這么久的夢想,眼里淚光涌動卻又無處哭訴。
一邊是對于夢想的渴求,一邊是來自家庭的壓力,當時的我陷入極度的矛盾當中,對于自己的能力感到失望,也是在那段時間里我也開始學著從一個成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漸漸開始明白生命中所出現的一切都有他自己的理由,當時的矛盾和痛苦也是具有它獨特的價值,什么也無法替代,也正是那些困難煎熬和別人投來的懷疑讓我的環湖之行變得更加有意義,讓我更加了解自己,如果你是真正能夠理解痛苦的話,那這些經歷應該是錦上添花的東西。
再回過頭想想當時為此目標所付出的一切,又忍俊不禁,感慨萬千!還清晰的記得當時為了向父親表明我的決心,下定決心要把車從合肥扛回青海,對,你沒有聽錯,是帶著它坐26個小時的火車帶到老家。
還記得當時我下了出租車扛著自行車出現在合肥火車站的門口時候,我站在眼前躁動的人群之中一下子不知所措,頭頂的天空灰蒙蒙,悶熱的空氣帶著各種汗腺的氣息在人群之中流動,在茫茫人海之中,我顯得如此渺小。當我拿到那張小小的車票時,我仿佛嗅到草原上青草的芳香,看到蔚藍的湖水在在那片天之高地瑩瑩閃動。
在家的那段時間,明天晚上都要環著鄉村的小公路騎一趟,突然有一天隔壁小學剛畢業的小朋友過來和我說帶他一起去,騎完一圈回家的時候又甩給我一句:明晚還要騎。后來漸漸就和隔壁的一群小孩子打成一片,閑的時候都在和他們一起在家門口的樹林里一起玩耍,有時蕩秋千,有時打牌,有時打會兒籃球,不想打了就和他們跑到山里一起烤土豆,有時就靜靜的坐在那里聊天,聊些無關緊要的話。
也正是在那段時間讓我漸漸了解了我自己,了解了我自己真實的想法。“車輪不息,雨中別有風味。忽然明白為什么那么喜歡騎行,每一次臺車出門的那一瞬間,或是夕陽正好,或是驟雨初歇,或是細雨綿綿,或者約兩三伙伴一起,又或者獨自一人,都是一種全新的體驗,騎行過程中的心境也是不盡相同的,在一收一放之間感受不同的風景,接觸不同的人,認識不同的自己.”這是當時在朋友圈里寫的一段話,現在想來也確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