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受邀為一個心理成長與傳播的寫作小組作文字校稿的工作,出于對文字的熱愛,未加思索就答應了。然后就開始忐忑,因為并不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具體要怎么開展。加之最近工作忙,又沒有人投稿過來,也就這么拖著了。
今天收到朋友投來的稿件,先在手機上讀完,準備明天去辦公室仔細校稿。讀完之后,就開始給對方回復。(最近學習團體治療,知道自己需要真誠地反饋——不是像從前一樣避開視線,或者出于要讓對方感覺溫暖而夸夸其談——而是要真實而溫柔地表達。)
我發現,對方寫得很好,自己讀得也很認真,很能get到對方的點。好像,文字什么的,都是其次,而更重要的是,文章所附帶的思想開始流動,通過文字這個載體,思想在進行交流。
而我的回復本身,又是另外一份思想的表達。并且,通過這種表達,我也拓寬了自己的視野。很神奇,雖然明明是自己寫的東西,但又明顯超出了自己的認知。
也許這就是文字的魅力,思想交流的魅力,我被這種交流,深深地吸引了。
于是,開始感恩,我覺得我一直知道自己很能理解他人,不管是通過語言還是文字。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的母親。她是一個感受力超強,且悲憫的人。雖然我常常過份完美地苛求她,但,我知道,其實她已經盡了全力對我好。
而且,我覺得,這種思想的交流,在日后的校稿工作中,會不斷地遇到。這讓我對這份工作充滿期待。在我的生活中,這樣種期待郊游一般的熱情,很少有。大多數時候,生活平淡得讓人想昏昏欲睡。現在,終于多了一個讓我熱切期待的東西,感覺天空的云朵都多了色彩。
感恩,我所遇見的美好,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