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你剛才玩過手機嗎?我猜有。我們的電子設備變得比任何毒品都更容易上癮。
? ? ? ? 社會在發展,時代的進步,電子設備不斷推陳出新,人們的生活水平亦因此而不斷提高,但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卻在無聲中淡化。比如,地鐵上、公交上、高鐵上,隨處可見低頭一族,目不轉睛,緊盯屏幕,反而談笑風生的人成了另類。
? ? ? ? 這其實是一種社會病態,是因為“行為上癮”造成的,這已經不是個例現象,生活中我們近半數的人至少有一種“行為上癮”,比如:無時無刻盯著手機,不斷刷朋友圈點贊,通宵追看電視劇,沒日沒夜打游戲,頻繁查看郵件微信信息,用太多時間做了太多無用功。
? ? ? ? 對于上癮行為,亞當·奧爾特做了大量科學研究,撰寫了《欲罷不能:刷屏時代如何擺脫行為上癮》一書,揭示出了一個驚人真相:上癮的生理機制與藥物上癮相同。并且,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商業公司利用哪些原理設計出誘人上鉤的高科技產品,幫助我們認清現實,擺脫行為上癮,重獲生活掌控權。
? ? ? ? 亞當·奧爾特是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博士,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營銷學副教授,在紐約大學心理學院任職,曾被評為“全世界40位最杰出的40歲以下的商學院教授”。
? ? ? ? 他的研究領域側重于判斷與決策、社會心理學、消費行為學等,其研究成果被廣泛刊登于重要學術期刊中,并且出現了全世界許多電視、廣播和印刷媒體上。他著有兩部《紐約時報》暢銷書,最新且最暢銷的就是《欲罷不能:刷屏時代如何擺脫行為上癮》。
? ? ? ? 奧爾特告訴我們,上癮行為帶來短期的快樂,卻會破壞長期的幸福。在毒販的社會里,一直遵循著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制毒販毒的人從不吸毒。那些生產和設計高科技產品的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喬布斯的孩子從來沒有用過iPad,Twitter創始人沒有給自己的孩子買過平板電腦,游戲設計師對“魔獸世界”避之不及,諸如此類的科技巨頭不讓自己孩子靠近電子產品的例子不勝枚舉。
? ? ? ? “設計理論學家”特里斯坦說,行為上癮問題不在于人缺乏意志力,而在于“屏幕那邊有數千人在努力工作,為的就是破壞我們的自律”,上千人和一個人戰斗,結果不言而喻。
? ? ? ? 以前,我們對于上癮的理解比較片面、狹隘,單純認為只有那些吸毒的人才是“癮君子”,其實不然,上癮行為遠不僅如此,我們都是群居生物,很多時候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較大。比如,一個人玩王者榮耀玩著玩著就覺得沒意思,直至卸載,但是當周邊有很多人在玩的時候,在這種集體游戲的氛圍下,我們又會僵尸般被潛意識操控,下載、安裝、重新玩起來,筆者就卸載過兩次,又兩次被人帶動重新玩起來。
? ? ? ? 心理學家說,我們每個人都至少存在一種上癮行為,有的人甚至什么都上癮,比如賭博、購物、社交媒體、電子郵件等等。和用藥物比起來,行為成癮很容易隱瞞。
? ? ? ? 有人會說行為上癮就是養成一種習慣,對我們的生活也有益處。誠然,這種說法也沒有錯,但是凡事都有個度,超過這個度,好事也會變成壞事,就好比山珍海味吃多了也會膩煩一樣。
? ? ? ? 有時候我們太過于關注自己設定的目標、習慣的養成,卻忽視了他的缺點,反而讓問題變得更加糟糕,直到成為一種上癮行為。
? ? ? ? 上癮行為究竟如何產生?又是如何設計?怎樣最大限度減少危險的行為成癮,同時借助相同的科學原理駕馭他們的好處。這將是我們接下來要探討的問題。
? ? ? ? 請關注后續講解。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