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其實在求職的時候,也有自己的優勢:年輕,激情,想法新潮,可塑性和創造力極強。如果想跟著公司好好發展,就專心,專注,專業;如果覺得公司不合適,就趁早辭職。找工作就像找對象,公司多發幾個月薪水事小,耽誤自己的青春無價。
1. 職場小白VS職場老鳥
應屆畢業生對于企業人事來說,就像燙手的山芋,食之太燙,棄之可惜。
他們年輕,激情,想法新潮,可塑性和創造力是職場老鳥可望而不可及的。
有些企業更希望招應屆畢業生,因為他們是一張白紙,可以按照公司需要的方向去培養,一步到位,公司對他們而言,是初戀,他們會盡職盡責盡忠盡心。
而且因為他們剛畢業,是毫無經驗的菜鳥,心態很空,姿態較低,對薪水和工作沒有太高要求,只要對自己的發展有益,定會欣然一試。
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極其認真,極其重視,因為沒有見識過其它公司到底怎么樣,第一家公司很有可能成為他職業生涯的標桿。
但是有經驗的人就不一樣了,他們會比較,現在公司比以前好,那是因為自己選擇明智;現在公司不如以前公司的地方,他們又會覺得都是公司的問題。(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
他們深諳職場套路,一切以利字當先,如果沒有報酬,很少去承擔超出本職工作的事。
而且已經形成思維定勢。公司需要先給他洗腦,把之前不好的思維方式抹掉,然后再植入正確的工作代碼,這個難度要大得多。
2. 小白的問題
但是沒有強大培訓系統的企業,晉升機制不完善,一旦應屆畢業生的激情褪去,就很難再有突破,容易陷入迷茫的瓶頸期。
某公司曾剛起步,招聘了一個毫無經驗的應屆畢業生。
95后,顏值不錯,人也比較靈活。
她是第一次參加工作,老板也是第一次當老板,當兩個小白碰撞到一起,那畫面簡直不要太合拍。
在這里溫馨提示一句:
創業公司剛起步,如果你不是做慈善公司的話,一定要聘請有經驗的專業人士管理公司,這樣公司才能在短期內有所成效,盡快回收成本,振奮士氣。
反之,雖然短期看,人工成本較低,但是不能給公司帶來任何業績和收益,其實公司虧得更多。
2.1 業績差
老板一直覺得甜甜還不錯,做事主動,人又漂亮,雖然來公司大半年了,一個樣品單都沒出過,老板每個月幾千塊的工資也是發的心服口服。
當然,沒有出單也不能怪甜甜,因為她只是一個毫無經驗的菜鳥,公司又沒有任何人可以帶她,包括老板,對外貿也是一竅不通。
而她自己本身英語水平也不是很好,又毫無外貿基礎。完全是一臉懵逼。
2.2 紀律渙散
如果說沒有業績,主要是因為沒有人帶,成長緩慢可以理解,那么職場小白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剛從學校出來,把職場當學校,紀律渙散。
現在很多大學都是靠自覺,大家都是成年人,老師不會逼迫你考試一定要得多少分,基本不是太笨都能及格;
老師也不要求每一次上課都要按時到,偶爾確實有事缺幾次沒點到名也不會被發現;
老師更加不會要求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課,上課打瞌睡的,打游戲的,玩手機的,談情說愛的都大有人在。
很多時候老師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畢竟人來了就已經很不錯了。
但是在職場上呢?
早上起不來,所以遲到;
因為堵車,所以遲到;
早上地鐵太擠,所以遲到。
可以列出N個遲到應該被原諒的理由,然后跟公司申請延遲上班時間。
中午13:30上班,因為公司沒有定鬧鈴,每次睡到自然醒,有時已經接近兩點,從來不會想著自己可以調個鬧鐘。
就算周圍同事把她叫醒了,還要懵懂好半天。
誰讓寶寶是辦公室最小的呢?最小的就有特權受到更多關照。
上班時間明目張膽地干與工作毫無關系的事情:
比如跟家人視頻,催個快遞可以催一整天(大家也知道,國內快遞各種推諉)
這樣的工作紀律,又怎么可能做好業績呢?
2.3 頻繁請假
偶爾請假,確實有原因,相信公司都會酌情考慮批準。但頻繁請假,幾乎每個月都要請半個多月的假,老板雖然不明說,心里也肯定有意見的。
如果是因為回去畢業答辯,或者家里確實有急事,跟領導說明理由,那也可以理解。最怕的是什么呢?
最怕的是突然發個短信說,我家里有事,要請兩個星期的假。我也知道這樣做不好,但是很抱歉,我確實有事。我保證在家里有空也會處理好工作。
但具體是什么事,不能說。
或者早上突然發個消息:今天不舒服,要請假。
等到第二天上班前:還是不舒服,想多休息一天。
到了第三天上班:今天還沒好,要去醫院檢查下。
身體不舒服,請假第一天不能去醫院檢查啊?為什么要等到兩天之后?請假不能一次請完,而且每次都是臨時請假,是想考驗老板的心理承受能力嗎?
老板內心OS:這叫什么工作態度?動不動請兩個星期的假,公司又不是你家。
這樣的人,很抱歉,可能并不適合職場,比較適合自己當老板(娘)
應屆畢業生其實在求職的時候,也是有優勢的。
希望能夠對工作負責,因為對工作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
如果想跟公司發展,就專心,專注,專業,地用心學習;
如果覺得公司不適合,趁早趕緊走人,公司虧損的工資事小,耽誤自己的青春是無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