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給人們最深傷害的往往是自己最親近的人。在親近的人面前暴露最多,防備最少,期望最大,稍微一點攻擊,都會帶來很大的傷害。
家庭矛盾每家都有,矛盾出現之后,有人積極化解矛盾,有人把事越鬧越大。今天目睹的事情生動地說明了什么叫“找抽”。
親兄妹,為照顧老人,意見發生分歧。妹妹每天長途跋涉伺候老母,日久辛苦,想把母親送進敬老院。哥哥知道了妹妹的想法,火冒三丈,立即電話質問妹妹,兩人在電話里吵了起來。
哥哥一句氣話:以后你敢來,看我不揍你!妹妹氣盛:去就去,看你敢揍?!
放下電話,妹妹果真趕去娘家。兄妹二人當面爭吵,哥哥果真動手打了妹妹,妹妹氣不過,打不過,打電話報警。驚動周圍鄰居,一幫人在看熱鬧。
妹妹的做法,讓我想起了動物園吵架被虎叼走的女子。有問題,有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處理矛盾分歧的方式。
關系出現問題時,每人都有自己的反應,這些反應往往是自動化的,習慣化的反應。有人選擇逃避,對問題視而不見,當作什么都沒發生;有人充滿憤怒,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不允別人有不同的聲音;有人不允許關系出現問題,一旦出現,就把這段關系全盤否定。
以上應對方式都不具建設性。問題出現的時候,恰好說明這段關系需要維護,處理好了,可以增進彼此的感情。
沒有永遠一帆風順,不需要維護的關系,親子關系、手足之情、夫妻關系、友誼都會出現或大或小的問題。
問題出現,要有正確的態度面對問題,允許問題存在,允許分歧存在。矛盾無處不在,主要矛盾解決了,次要矛盾就會上升為主要矛盾。正視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解決問題時,對事不對人,不要搞人身攻擊。文章開頭的兄妹矛盾,哥哥攻擊妹妹,威脅要揍她,妹妹攻擊哥哥,說他人品差。兩人的爭吵早已偏離最初的主題:如何更好地贍養母親。人身攻擊一旦出現,人的注意力、精力就會全部轉移到自我防衛上,從而忽略最初的問題。
允許別人有不同的意見,你可以不同意別人的價值觀和意見,但要尊重對方的價值觀和看法。哥哥知道妹妹有把母親送敬老院的想法,火冒三丈,認為妹妹有此想法是大不孝,做哥哥的一定要教訓教訓她。
君子和而不同,同一問題,每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強求別人和自己的觀點一致,太過霸道。達成一致意見,保留不同意見,各有退讓和妥協才是解決之道。
有情緒時不做決定,人在情緒激動時,做出的決策往往是不理智的,明知道老虎吃人,還不顧后果,偏要下車,釀成慘禍,事后平靜下來,剩下的是無盡的后悔。妹妹情緒激動到娘家找哥哥理論,結果矛盾升級。
有人說,情緒上來控制不了自己。做情緒的主人,還是奴隸,你自己選擇吧。只要愿意,意識到自己當下的情緒不是難事,意識到之后,負性情緒的強度就會減弱。
你注意過自己是如何應對問題的嗎?
覺察是改變的第一步,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反復練習正確的應對方式,讓自己變的越來越好!